长安北望三千里,天府南来第一州。从四川成都出发一路向西,在群山环抱中有这样一处秘境,它以山奇、石怪、水美、林幽、云媚著称。距离成都市区110公里的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坐落在邛崃西南的山水之间,相传大禹治水,曾选此山为台登高祭天,故得“天台”之美名。
用好资源禀赋 释放景区优势潜能
7月的天台山景区,点点萤火,轻轻晚风,忽明忽暗的光亮,闪烁在树林里、草丛中,汇聚成一片“萤光星海”,吸引八方游客竞相前往,描绘了一幅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和谐共生的魅力画卷。
“各种萤火虫在林间闪烁飞舞太美了,这样的场景总是让我想到小时候。”今年暑假,陕西游客秦先生专程奔着天台山的萤火虫而来,还在附近订了一间民宿过夜,“来一趟不容易,不过看到萤火虫点亮森林,非常值得。”
邛崃市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王帅介绍,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性生物,对水质恶化和光污染非常敏感。景区森林覆盖率95%,再加上温和的气候和充沛的雨量,极大地满足了萤火虫的存活条件,吸引了大量萤火虫繁衍生息。目前,天台山景区萤火虫占全国萤火虫种类的15%左右,还有很多珍稀种类以及近年发现的新品种。
2022年,天台山景区创立“萤火森林”生态旅游品牌,大力实施生态旅游发展模式,以独特的萤火虫资源孵化生态产品、创新文旅活动,使景区成为自带“荧光”效果的网红打卡地,促进了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的高效转换。
“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尤其是景区夜间入住率显著提升,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效益明显。”天台山景区工作人员刘强介绍,当地萤火虫3月至12月出没,4月至10月迎来最佳观赏期。今年6月至7月,景区共接待游客13.21万人次,单日接待量更是达到了1.2万人次。
小小萤火虫不仅为景区带来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的跨越突破,推动了景区“夜经济”的发展。近三年,天台山景区萤火虫观赏直接拉动消费约1.3亿元,景区商家收入不断增加,带动了景区周边3600余人就业。
“我们结合‘全球八大萤火虫观赏基地、箱状地貌向斜山地’等五级旅游资源,打造集自然科普研学体验、生态观光、山地运动、红色旅游于一体的国内知名旅游目的地。”王帅说,以天台山萤火虫为代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案例曾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上向全球展示推广,为此,景区推出“高山玩水”“夜赏流萤”等文旅体验名片,进一步增强景区文化辨识度。
“软硬实力”提升 推动景区提档升级
宽阔有序、规划完备的停车场通畅便利,卫生间干净舒适,工作人员微笑服务暖人心……天台山景区从硬软件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努力展现景区独特的魅力。
全面推进5A创建综合提升工作以来,天台山景区实施游客中心改造、景区标识标牌提升、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厕所提升、景区风貌提升、景区道路修复与观景台提升改造等项目,进一步夯实景区基础配套。目前,景区已完成三道湾、和尚衙门、红军长征纪念馆等核心景点景观提升工程,打造了“一天台”“二天台”“正天台”三级游览体系。同时,完成14个旅游厕所提档升级,让游客“方便”更从容。
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内设计精美、指向明确的标识标牌不仅提升了景区的整体美观度,更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少走弯路,轻松找到心仪的景点。
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的景区导览全景图采取手绘形式,让游客能直观感受到景区三级台地地形地貌,版面信息均配有英、日、韩等外文,为海外游客提供更优质服务。
除此之外,景区还开通了境外银行卡刷卡机,外国游客可以直接在景区刷卡支付,无须再进行外币兑换,为外国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消费服务。
在提升软实力方面,天台山景区契合游客需求,开发系列主题旅游产品、丰富特色消费场景,实施了萤火虫微博物馆、地质微博物馆、生态科普走廊、沉浸式夜游体验等一批符合文旅消费趋势、彰显特质特点的项目。
“每年4月到10月,20多种萤火虫在这里交替飞舞,形成多个观赏高峰期。”邛崃市平乐古镇天台山景区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不过这份美景以前必须入夜才能看到,部分游客时间有限,上午来下午走,错过了难免会留下遗憾。
今年暑假期间,天台山景区筹建的天台山萤火虫微博物馆正式开放运营,让市民、游客开启一场与萤火虫的浪漫邂逅,实现“白日赏萤”。
该博物馆主要由天台山萤火虫仿生实景体验区、科普展陈区和繁育区组成,内设一处暗室,能够模拟萤火虫生长的黑夜自然环境。暗室的门外是白天,门内是“黑夜”,游客走进其中有机会欣赏“萤火虫点亮夜空”的美妙场景。
游客游有所获 文旅品牌火热出圈
如何在天台山景区兼顾“游”与“学”?位于天台山景区的邛崃市国有林场自然科普教育基地,近年来打造了自然科普教育微博馆和天台山森林探索之路,让市民和学生在天台山景区游有所获。
其中,自然科普教育微博馆收集保存了邛崃市本土42目96科213属植物标本406份,昆虫(小动物)标本27目73科112属标本200份,并配套LED显示屏、多媒体播放装置、显微镜等设备;天台山森林探索之路沿途设置科普互动装置、科普标识牌等,帮助游客在实地探访中了解野生动植物,在生态保护实际案例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在互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的绮丽壮美。
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天台山的历史古迹也引人入胜。历史意义十分厚重的一处,就是游人脚下的古道。早在西汉时期,张骞出西域至大夏(今阿富汗)一带时,曾惊奇地发现产自蜀地的蜀布和邛崃的邛竹杖,由此推断,当时已存在一条跨国商道。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南方丝绸之路。
南方丝绸之路承载千年商贸与文化交流,在天台山留下了深厚的印记。作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的第一站,天台山不仅见证了历史的辉煌,更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今年7月26日,“南方丝绸之路(天台山)文化研究交流中心”在天台山景区正式揭牌,天台山将携手各方力量,深入挖掘南丝路文化内涵。活动期间,景区开展了访谈、南方丝绸之路自驾和家庭户外挑战赛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古老商道的历史记忆在现代社会重焕光彩。
不仅如此,天台山景区紧抓“流量密码”,推动南丝路、萤火虫等特色IP火热出圈。其中,南方丝绸之路文化研讨会、“凤求凰”汉服文化季、中国萤火虫文化旅游季、2024年四川省“最美绿道”系列赛暨邛崃天台山长征山径赛、天台山景区森林徒步线路(南方丝绸之路邛崃段)等品牌活动与产品不仅成为吸引游客的抓手,也成为天台山景区打造品牌活动的点睛之笔。
当前,天台山景区已进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决胜冲刺阶段,以5A创建助推景区蝶变,提升景区知名度、影响力势在必行。
为实现区域文旅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的跨越升级,天台山景区联动中央电视台、国家地理杂志、知名OTA新媒体渠道,构建起立体营销网络,与重庆、九寨沟等区域深度合作,组建天台山、四面山、海螺沟、碧峰峡等精品景区联盟,构建产业发展“朋友圈”,持续释放文旅市场活力。
凝聚共建合力 营造优质旅游环境
“目前存在哪些困难和问题?运营情况如何?”天台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以来,邛崃市相关部门逐项跟进、及时解决文旅企业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帮助其抢抓机遇,从游客体验角度出发,创新经营模式,持续做优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增强企业竞争力。
这也是当地凝聚多方力量推动天台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一个缩影。邛崃市构建起党委主要领导挂帅、党政共抓领导体系,建立创建办和相关部门、镇(街)、平台公司协同联动机制,并将5A创建作为党委、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纳入人大、政协工作督办和目标考核体系,以强有力举措统筹推进5A创建工作。
与此同时,邛崃印发《成都天台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攻坚工作方案》,细化108项攻坚任务清单和168项软件提升任务,并不断完善工作例会、事项督办、工作通报等机制,强力推进创建。
贴心的文旅服务直接影响游客对一座城市的实际感官和印象评价,怎样从更多的细节上“宠粉”?2023年以来,天台山景区分层分级开展了景区员工与商家从业人员全覆盖培训,全面提升景区管理服务品质。此外,邛崃还开展景区商家软环境提升,建立景区-镇村-商家结对联系机制,全覆盖开展入户对标指导,推进景区服务质量标准化建设,让游客感受到景区良好的旅游环境,让市民分享景区提质升级带来的全方位变化。
人人齐参与,处处皆风景。邛崃市充分发挥景区行业协会和社区自治组织在5A创建工作中的带头引领作用,组建景区志愿服务队,积极宣传5A创建工作,引导形成人人知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良好氛围。
不仅如此,邛崃还进一步完善“1+3+N”旅游市场综合监管体系,持续整治违法建筑、出摊占道、非法营运、无照经营、价格欺诈、交通无序等问题,营造美观、通畅、安全、有序的旅游新环境新秩序。
几年时间,天台山景区持续沉淀文化内涵,奋发品质提升,追赶业态更新,用每一次刀刃向内,换来破茧成蝶。下一步,景区管理局将秉持“奋力拼争创5A·塑造文旅金名片”的信念,上下齐心、努力奋进,推动景区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