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行业专家大咖齐聚蓉城共话舞剧发展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4-06-07    浏览次数:4

舞剧《歌唱祖国》作为2023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剧目来蓉演出。演出方供图

舞剧《歌唱祖国》剧照。 演出方供图

2024全国舞剧创作交流会现场。 陈云鸽 摄

舞剧《大熊猫》演出现场。 华小峰 摄

2023年11月,舞剧《大熊猫》作为开幕大戏亮相2023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 华小峰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余如波 郑志浩

如何推进中国舞剧的美学与文化建构?“双创”语境下的舞蹈与舞剧创作路在何方?5月28日,由中央宣传部文艺局、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主办的2024全国舞剧创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舞剧创作者和行业专家齐聚,围绕打造彰显中国精神的舞剧精品深入交流,总结近十年来全国舞剧创作发展态势,探讨中国舞剧未来发展道路。

此次交流会是2023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的重要配套活动。去年11月,2023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在成都开幕,汇集了近年来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奖及近两年新创作的10部优秀舞剧作品,包括《运河》《红楼梦》《歌唱祖国》《红色娘子军》《大熊猫》《深AI你》《龙·舟》《绝对考验》《东方大港》《旗帜》,共开展24场演出,展示了全国舞蹈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

口碑与市场双赢

现象级舞剧作品不断涌现

今年4月,作为2023年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剧目,舞剧《红楼梦》在四川大剧院上演,四场演出门票在开票后迅速售罄。自首演以来,该剧在全国众多城市巡演,所到之处一票难求。

全国优秀舞剧邀请展演已在成都举办两届,汇聚了全国20余部优秀舞剧作品,见证了舞剧市场热度不断攀升——“一元看《醒·狮》”线上演出观看人次达346万,创造了单部舞剧单场演出最高纪录;《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优秀舞剧,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回望过去的十年,现象级舞剧作品不断涌现,《骑兵》《咏春》《天路》《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草原英雄小姐妹》《红楼梦》《深AI你》等作品纷纷火出圈,舞剧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涉猎题材也越来越多元,大批优秀舞剧开启巡演之旅。”在交流会上,谈及舞剧“火爆”现象,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认为,“热门舞剧一票难求”是2023年中国舞剧演出市场的一个缩影,折射出舞剧演出市场的一派繁荣景象,可谓“作品与人才喷涌,口碑共市场双赢”。

在青年舞蹈艺术家、舞蹈编导黎星看来,舞剧这两年被大家看见、接受,是中国舞剧前辈们一代代努力积淀的成果。黎星记得,过去在剧院演出,二楼座位常常都空着,现在剧场每个角落都坐着观众,演到最后大家都会起身鼓掌。

从《野斑马》到《朱鹮》,再到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上海市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歌舞团原团长陈飞华从自身创作经历谈起,分析中国舞剧繁荣发展的历程。在他看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舞蹈只以伴舞出现在舞台,舞蹈院团面临着生存和维系困境,如今仅以上海歌舞团为例,每年演出各类舞台剧一两百场。

陈飞华说,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将在6月15日点映,亮相上海国际电影节。195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推出《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由电影改编,现在又制作为舞剧电影。这一现象也进一步说明,中国舞蹈和舞剧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

“中国舞剧迎来蓬勃发展,究其原因,抓创作、抓队伍是根本。一个院团建立和构建的基础,首先是作品,其次是人才,再次是营销和宣传。”谈及现状与未来,陈飞华说,热度背后也应思考,警惕被互联网潮水般的话题与评论淹没,应当冷静思考中国舞剧发展方向,回归中国舞台艺术的文化根基和立身之本。

根植文化沃土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舞剧文化

5月22日,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发布的《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显示,以《只此青绿》《红楼梦》《白蛇传》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舞剧在演出市场上依旧势头强劲。

根植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原创民族舞剧、现象级作品不断涌现,赢得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认可。

巧妙运用古典符号和中国特色元素,舞剧《红楼梦》被认为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该剧以“入府”“幻境”“含酸”等12个篇章呈现,在古典叙事中融入当代审美,尤以“花葬”篇章的创新表达受到广泛热议。

“‘花葬’是我们这个时代对《红楼梦》的解读。”作为舞剧《红楼梦》的主创人员,黎星在交流会分享,从创作之始,他一直在思考从哪个角度切入这部名著。“我觉得我找到和《红楼梦》共通的点,就是表达女性。”黎星说,“女性如花,剧中每个女性都代表一枝花,在这个主题之下,最后呈现的不是宝玉、不是黛玉,也不是他们的爱情,而是一个时代下的女性命运。”

传统文化在舞台绽放,如诗如画展现着中国气韵。在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赵明看来,“诗情画意”构建了中国特有的舞剧美学文化。诗是中国舞剧文化的核心,传递了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诗”的文化内涵下,舞剧以身体语言体现文学性、哲理性,转化为诗情、诗画和诗意的表达。

谈及舞剧高质量发展路径,与会专家也给出建议。

“故事是舞剧的灵魂,人物是舞剧的核心,情节是舞剧的色彩,这三方面对于一部舞剧的形成尤为重要。”从编导和导演的角度,四川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歌舞剧院首席导演马东风认为,舞剧是纯粹的视觉艺术,没有台词、对白、歌词,用肢体语言讲述故事,用无声对白传达情感,因此更需要创作者把故事讲好,让情节凸显,制造矛盾冲突。

对此,著名作曲家、福建省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吴少雄也有相同看法。在他看来,舞剧是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人物、事件、矛盾冲突都很重要。反观历史上的传统舞剧,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列夫·伊凡诺夫的《胡桃夹子》、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经典舞剧都有生动清晰的故事脉络,如今的舞剧创作中淡化人物、淡化事件、淡化故事的倾向值得警惕。

作为音乐创作者,吴少雄注意到,如今不少舞剧的音乐素材来源于影视音乐。影视音乐是中性的、静态的,更多作为被动的背景呈现,舞剧音乐是个性的、动态的,需要给编导提供丰富的舞蹈编导空间。“在舞剧中,如果音乐是背景,很容易变为配乐舞表演。音乐应当起到相应的作用,塑造人物、刻画性格,让舞台更加鲜活。”

深挖本土资源

四川舞剧发展百花待放

交流会当天,四川优秀舞剧《红军花》《努力餐》精彩片段在现场演出,浓烈鲜活的革命史诗点燃舞台。

从汉代舞蹈陶俑到唐代二十四伎乐,巴蜀大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古是一片音乐与舞蹈的热土。近年来,四川大力实施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和舞台艺术源头工程,创作推出《红军花》《家》《努力餐》等全国优秀舞剧作品,举办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四川艺术节、“剧美天府”优秀剧目展演季等品牌活动,四川大剧院、成都城市音乐厅、四川省文化艺术中心等演出场馆相继投用,舞剧发展迸发新活力。

“四川造”舞剧有何特色?四川舞蹈创作未来如何发力?交流会上,业界专家各抒己见。

四川舞剧强烈的地域文化色彩,让罗斌印象颇深。“包括《努力餐》等口碑作品,注重文化基因的传承和文化资源的挖掘,在四川舞剧的创作里体现得很明显。”罗斌认为,四川的舞剧创作注重积淀,文化资源的挖掘比较审慎严谨,这一创作方向值得坚持,体现了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地域文化的体现在舞剧创作中有独到的价值,讲求严肃的创作理念也符合舞台艺术的发展要求。”

同样看重文化资源的还有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团长丁伟。丁伟表示,四川“安逸”的文化特质,本身就对舞剧的创作形成了有利的条件,为佳作的涌现提供良好氛围。“四川是文化大省,可挖掘的题材资源丰富,无论是人文历史、民俗还是少数民族文化领域,都有值得挖掘的地方,希望能够看到更精彩的、更百花盛开的四川舞剧。”

值得一提的是,挖掘文化资源转化创作的新剧目也在会上公布了最新动态。四川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梁宇介绍,以古蜀道为主题的一部新舞剧已完成采风,进入演员集训阶段,预计今年10月进行内部试演。

“四川在编剧、导演、演员等人才建设及舞台艺术产业链等方面发展成熟,推出了众多优秀舞剧作品。”黄梁宇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整合资源,集中力量打造精品力作,让舞剧创作再攀高峰。”

在交流会上,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主席王玉兰对我省年轻一代舞剧人尤为关注。“四川舞剧创作需要接稳接力棒,老中青三代的‘传帮带’尤其重要。”王玉兰表示,期望通过包括本次交流会在内的各类平台,进一步为新生代人才提供养分,为四川年轻的舞剧创作人才争取更多关注和支持。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