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来以“卷”著称的各地文旅部门,大概率是会掀起新一轮“卷”了——自5月7日开播以来,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爆红,阿勒泰地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该剧开播至今,地区度假产品旅游预订量环比增长了370%。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阿勒泰搜索热度同比上涨562%,新疆整体热搜度上涨323%。同时,在各大购书平台,原著作者、阿勒泰本土作家李娟的阿勒泰系列上了热销榜,甚至卖断了货。
刷剧、看书、实地打卡,如今已成为网友口中的文旅消费“新三步”。毋庸置疑,《我的阿勒泰》引发的连锁效应,为文旅事业发展提供了新范本,开创了更广阔的期待空间。
从“我的阿勒泰”,到各地自己的“阿勒泰”,想必不少地方的文旅部门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即使是已经站在了“阿勒泰”式文旅的新风口上,奉劝一些地方先别头脑发热,还是谋定而后动。
天时地利人和,阿勒泰的幸运绝非偶然。在电视剧播出前,阿勒泰其实早就是“新疆会客厅”,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家底很厚。
比如,自然景观方面,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一直是当地热门景点。有“人类滑雪起源地”之称的阿勒泰地区,其区域内的阿尔泰山脉地处世界滑雪“黄金纬度”,积雪期更是长达134天,是“中国雪都”,更别说区域内有国家级旅游资源122处,仅5A级景区就有3家。
人文方面,阿勒泰地区在新疆最北部,区域内居住着36个少数民族。阿依特斯、刁羊、邹鲁节、姑娘追等民俗精彩纷呈,不胜枚举。
再说说把阿勒泰写火的作家李娟。作为在兵团出生的孩子,其多数文字均源自在疆生活,其阿勒泰系列作品在读者群体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在《我的阿勒泰》火之前,她在文坛已是传奇人物。
最后谈影视剧创作与传播。能将作家的散文拍成好看、耐看的电视剧,离不开好导演、好团队,该剧还成为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给阿勒泰文旅“上了大分”。
自然的馈赠、深厚的文化遗产、多民族聚居、本土作家长期的深耕与输出、影视化的成功孵化与传播,为广大读者与观众带来一种边陲世外桃源诗意想象,勾连起大家特别是青年人出逃远方的冲动。如今,阿勒泰已不只是一个行政区域、一个旅游目的地,它更是一个文学意义上的阿勒泰、审美意义上的阿勒泰,既是实体的阿勒泰,也是各类传播媒介共同塑造的“想象中的阿勒泰”。
当遥远的阿勒泰成了“我们的阿勒泰”,那么,这种模式可以复刻吗?
如果仅限于盘点自家文化遗产与生态资源,先找一个李娟“平替”,然后再找导演去影视化、视觉化,按照既定套路去学,恐怕多半要凉。如若不能在更深层面理解“我的阿勒泰”,一些地方在打造自己的“阿勒泰”时,可能就会欠火候,陷入生硬“凹造型”的窠臼。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我的阿勒泰”加持下,阿勒泰地区文旅事业走红,就是这一理念的生动诠释。走独具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需要保护好文化遗产和生态资源,在“文”与“旅”的相得益彰中,深挖自己的故事,走出自己的特色。
显然,这需要各地不断去探寻、摸索自己的道路。(兰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