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龙”重登场 春节到四川博物院来看“龙”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发布时间:2024-01-24    浏览次数:9

展览海报

川观新闻记者 吴晓铃

龙,自古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以龙为祖,唯龙是尊。作为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龙腾威猛,上天入水,兴云降雨,以神秘、刚健、智慧、尊贵的形象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威仪通天、泽陂九州的化身。中国对龙的崇拜从何时开始?龙的形象又经历了怎样的演变?四川有哪些包含龙元素的文物?1月23日,“龙行中华—2024年春节贺岁特展”在四川博物院揭幕,60余件/套与龙有关的精美文物以及丰富图文资料,揭开了龙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连绵不绝、生生不息。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无处不在的龙元素

此次展览共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龙源起”主要介绍了早期不同区域的龙纹遗存。如距今8000年的辽宁查海遗址的巨型石堆塑龙,距今6000多年的河南濮阳的蚌塑龙,距今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玉龙、玉猪龙等。这些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龙纹遗存形象各异,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龙形象早期呈现出多元的特征。第二单元“龙演变”展示了不同的历史时期龙形象的演变以及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变化过程。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丹介绍,中国龙的形象数千年来一直在不断演变,“商周时期龙纹神秘而狞厉,秦汉时期龙纹逐渐走向了定式,隋唐时期龙纹雍容、华贵,宋元时期的龙纹典雅而洒脱,直至明清时期龙纹精致而端庄并作为皇权象征。”第三单元“龙文化”则通过建筑、文房用具、年画、皮影、龙舟等随处能看到龙形象,介绍了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发展出的丰富多彩的龙文化。整场展览勾勒出龙如何从原始崇拜最终演变成全球华人精神图腾,内蕴着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外育中华民族精神风格的脉络。

作为老百姓最有认同感、最熟悉的生肖形象以及图腾,龙的形象出现在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谢丹介绍,此次展出的60余件/套与龙有关的文物主要来自四川。四川博物院馆藏的龙元素文物集体出阵,蟠龙盖兽面纹铜罍、龙马纹边砖、青花云龙纹瓷、康熙款斗彩龙凤盘、伏羲女娲阙双龙画像砖、乾隆款彩云龙纹高足盖碗等精美异常,此外永陵出土的玉大带也在展览中亮相。这件玉大带是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生前之物,玉带上浮雕的龙戏火球图案,龙姿矫健,别具潇洒飘逸之感。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还展出了省内其它博物馆和文物机构收藏的龙文化文物。三星堆遗址8号祭祀坑出土的龙形铜饰将首次与公众见面,3000多年前龙的形象和当下大相径庭。此外,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的高浮雕青龙石刻也有两件展出,栩栩如生的造型一展龙的矫健身姿和古代石刻工匠的杰出技艺。来自彭州市博物馆的龙纹夹层银杯也在展览中亮相。这件文物出自彭州竹瓦街窖藏,此杯造型精美、工艺复杂,装饰龙纹的夹层银杯也属首次发现,很可能是官府作坊的产品……

高浮雕青龙石刻 南宋 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

骖龙雷车画像砖 东汉 四川博物院藏

此次展览由四川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彭州市博物馆、四川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省内多家博物馆联合推出,展览将持续至今年5月19日。这个春节,诚邀各位“龙的传人”,一起来寻觅中国龙,感受传统文化的韵味。

图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