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世界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数量均居世界第一。如今不论是非遗文化还是文物国宝、历史遗迹,都已和我们的生活走得越来越近。今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文物保护利用与文化自信自强”。本期《人境》,我们将聚焦那些在文物保护和非遗传承中的守护者、传承者,让我们一起共同关注文化与自然遗产,自觉参与非遗保护,共享保护成果。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晋朝
凌云山顶,起风了。
望着眼前汇流的三江潮涌,彭学艺回想起了自己第一次登上乐山大佛的情景——24岁,年少芳华,满眼青翠。如今,江河未改,大佛安坐,少年却已年近花甲。
34载守护乐山大佛,他的眼眸中回闪着记忆的火花——日复一日的巡检,临机处置的决断,接续传承的薪火……“我就像这杯泡白的浓茶。”自顾自地添着开水,彭学艺用一杯茶水自比——茶味渐淡,但水温依旧灼心。
“彭叔叔,带我们去巡检一盘哇。”不远处,几位年轻的研究员打断了彭学艺的回忆。快步向前,这位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的前任“掌门”再次追上了前方年轻的身影,两代“大佛守护人”一同隐没在了景区熙攘的人潮中……
“最怕半夜手机响”——
风雨中坚守一个“恒”字
“你找彭叔叔啊?到佛头边上看看吧。”
6月1日,记者前往采访彭学艺时,恰逢前夜暴雨突袭乐山城。这让约定好的采访地点从办公室临时转到了乐山大佛景区内,“他放心不下,肯定要来巡一遍。”路遇的景区工作人员说道。
顺着几位工作人员的指引,在凌云山顶的临江阁,记者见到了众人口中的“彭叔叔”——他正在一个笔记本上点点画画,粘泥的裤脚暗示着刚刚完成的巡检。
“去几个点位都看了看,没什么问题。”花白的头发下,彭学艺绽出一个恬淡的笑容。多年守护,每逢暴雨等极端天气过境,去大佛周围巡检成了他的习惯。
“可以说这是一件既平淡又琐碎的工作。”在彭学艺看来,支撑起所谓“大佛守护者”头衔的是一件又一件的平凡事——监测各项数据、完成日常巡护、制定保护方案……“点点滴滴,日复一日,就是守住一个‘恒’字。”
但这一切,又绝不仅限于平淡的日常。风雨雷电,江涛怒波,地处三江交汇处的乐山大佛,自古便多受自然的侵扰。“最怕半夜手机响。”言罢,彭学艺示意记者跟上他的脚步。指着眼前正在修缮的九曲栈道说道:“3年前的8月17日,这里曾有一条上百人组成的‘人力传送带’。”
2020年8月18日,乐山遭遇特大洪水袭击,岷江乌尤寺水文站洪峰水位达363.6米,为1942年建站以来的最高值。这样的洪峰,最直观的体现,便是汹涌的岷江水漫过了乐山大佛的脚背。
“这是本世纪以来的首次。”面对如此洪峰,多年的经验让他们在水位上涨前就已经未雨绸缪。彭学艺回忆,随着上游雨量逐渐加大,当时最担忧的是突然上涨的水位会裹挟浮木石砾撞向乐山大佛双脚和小腿部位。以防万一,这需要用沙袋将乐山大佛双脚围住加固。
但要为高约3米的佛脚垒出一双“防护靴”谈何容易。天降大雨,栈道湿滑,数百个沙袋只有从九曲栈道用人力搭成的传送带逐一送下。
时间不等人,当晚6时,由上百名景区工作人员和民兵组成的队伍,已经在疾风骤雨中站定自己的“哨位”。大风裹挟着雨水和江涛,拍打在每一名队员身上,但这些泥泞的身躯却爆发出来最火热的力量。那一夜,一向温和的“彭叔叔”咆哮到发不出声音……8月18日凌晨1点,当水位即将齐平大佛平台时,防洪沙袋终于垒筑完成。
“最终洪水没有对大佛造成任何直接伤害。”彭学艺将视线从回忆拉回现实。眼前,江流不息,风涌不止。但他相信在未来的某个雨夜依然会有一批人,像曾经的他们一样,挺身而出。
“以有涯护无涯”——
以系统思维守卫大佛所在
大佛千年,传承至今,多少风流人物早已随江飘零。
“庄子云:‘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不认同。”在彭学艺看来,守护大佛,他们所要做的便是“以有涯护无涯”——这需系统化的专业团队对整个大佛所在的山水生态进行全要素保护。
彭学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对于乐山大佛的保护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60年—1970年,是对大佛造像进行了基础修缮;1980年代中后期,科学技术开始在大佛保护上初步应用;再从21世纪初至今,大佛保护从保护乐山大佛“本体”向守护大佛所在山水环境转变。
“认识的转变意味着保护方式的革新。”彭学艺说,其中最大的转变就是将大佛保护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变为了寻根溯源的环境治理。他以大佛的病害防治为例,水害、风害以及生物病害,其成因都与大佛所在的环境有关。
为了减少外部环境带来的“致病因子”,乐山逐步关停了乐山大佛景区范围内的工厂。同时通过规划最新的道路网络,将进入景区的客运道路与进出城区的货运道路分离,减少了声波、扬尘等外部因素对乐山大佛的影响。
“要想长期保护,还要摸清底细。”彭学艺表示,这就需要对大佛的各项环境指标进行实时监测。为此,在他的建议下,乐山大佛监测预警系统于2017年正式启用。这套系统包含数十个传感器,分布在乐山大佛及其周边重要的环境/地质监测点,可以实时回传温度、湿度、光照度、大佛稳定性等一系列微环境指标。
在乐山大佛石窟研究院监测中心,工作人员毛恩泽向记者展示了这套系统的运作。“系统可以提前预警,并上报可能发生的风险。”他介绍,该系统不仅可以下联至景区工作人员的移动终端,让他们随时前往病害发生处进行处置,同时还能将信息实时回传到国家文物局,便于调动专业力量为大佛及时“会诊”。
彭学艺表示,随着乐山大佛的保护研究逐渐深入,这份守护大佛的事业已经变成了集合考古、环境、地质等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我现在的目标就是在退休前带出更多新人。”
人物名片
彭学艺
乐山大佛景区管委会四级调研员,乐山大佛保护工作经验丰富的本土专家。毕业于四川大学考古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乐山大佛景区参与文物保护工作,至今已有30余年,牵头实施了乐山大佛左侧(天洞—麻洞)危岩加固、乐山大佛北门临江摩崖石窟抢险排危、乐山大佛胸腹部开裂残损区域抢救性保护前期勘察研究等重点文保项目,编制并报批公布了《乐山大佛世界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乐山大佛(灵宝塔)保护规划》《柿子湾崖墓保护规划》,发布了《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项目阶段性成果白皮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