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余如波
“村级文联挂牌成立”——前几天的一个晚上,笔者正准备休息,突然在手机上看到这一条推文标题。“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级、市级、县级都很常见,然而“下沉”到村,就有些稀奇了。好奇点进去一看,不远,就在成都的邛崃市夹关镇。马上与邛崃市文联主席李志约好,第二天去一探究竟。
一去才知道,推文的主角熊营村,来头不简单。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这里的川剧爱好者就组建了“文川剧团”,与“马马灯”并为熊营村两朵文化奇葩。剧团成员不仅在村里自娱自乐,还时常到蒲江、名山等周边演出,很受群众欢迎。如今,文川剧团成了熊营村文化队,继续在基层文艺事业上发光发热。
熊营村现有2500余人,其中各类“文化能人”就有上百人,文学创作、戏曲曲艺、唱歌跳舞、书画摄影都不乏擅长者。每年元旦、春节、国庆以及夹关镇传统庙会,熊营村文化队都会自编自导自演各类文艺节目。村里还自主开办了“碓溪耕读”微信公众号,上线三年来已经推送180多期,全是村里“地方作家”们的诗歌、散文等作品。
村级文联有何作用?邛崃市文联和熊营村文联负责人表示,可通过营造浓厚文艺氛围,让更多年轻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将源远流长的乡土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开去,建设幸福和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上一辈留下的东西,不能让它遗失、断层,我们希望后继有人。”谈到成立村级文联的初衷,熊营村党支部副书记、文联主席高明红说,在各类文化娱乐方式层出不穷,以及乡土文化土壤、阵地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传承弘扬必须依托一定的平台,让乡土文化能人发挥自己的长处,也为广大老年人提供一个颐养天年的场所。
这让笔者很感慨:这些年,舆论持续关注乡村“空心化”问题,提出大力开展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传承,没想到在成都平原边缘的一个小村子里,就有鲜活的样本。熊营村的案例说明,在基层,这项事业不乏热心的参与者、谋划者。一方面,他们懂得通过机制建设,为“文化能人”营造归属感或者说“家”的感觉;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拥抱现代传播手段,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扩大参与度。
当然,成立村级文联,并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熊营村还有两项举措:一是作为成都师范学院的实践教学基地,每年假期吸引师生到当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同时协助搜集整理乡土文艺作品;二是以文联成立为契机,与邛崃市各文艺家协会签约结对,作为后者的基层联系点,持续在村里开展采风创作、培训指导、宣传推广。在笔者看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土文化传承,光靠当事人“抠脑壳”还不够。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不仅能壮大文化传承力量,还能探索更多新点子、新方法、新模式。
更长远地看,还需要解决“造血机制”问题,这也是乡土文化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不妨大胆设想:乡土文艺爱好者乃至传承人,能否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到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乃至转化为经营性演出团体?或者说,一些乡土文艺作品,能否通过专业文艺工作者的二度创作,赋予其进入文化市场的商业价值?
不久前还有一条新闻:第六批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公布,我省63个村落入选。从这短短一行字中我们不难读出,在四川、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其实还有千千万万个“熊营村”,它们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是值得我们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点子”不妨更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