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资阳:绘就文旅新画卷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3-07    浏览次数:4

  •   资阳市雁江区天府花溪景区。
    安岳县卧佛院。
    乐至县陈毅故里景区。
    安岳县宝森柠檬旅游区。
      资阳方特文旅项目正在建设中。图为项目效果图。

    □杨树(图片由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穿过天府花溪的黄谷码头,登上观光船,荡漾在蜿蜒的乡村水道上,抬头是蓝天白云,低头是潋滟波光,岸边是满目的绿植、缤纷的公园、崭新的亲水平台和整洁的村居,耳边听着鸟叫虫鸣,感受雁城一派独特的韵味。
      这是资阳市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资阳市以文旅融合为引领,推进“产城景”多元融合,推动基础共建、产业共兴、服务共享、环境共治等功能复合,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做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支撑极。
    乘势而起 区域协同闯出新天地
      2022年8月19日,全国石窟寺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安岳县开幕。在为期3天的研讨会中,130多名来自国内石窟寺研究保护利用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机构代表、石窟寺相关研究管理代表汇聚一堂,就石窟寺保护工作总结经验、探索未来。
      此次会议是资阳市首次承办的国家级学术会议。这样高规格的会议在资阳举办,基于两个背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作为四川省唯一直接连接成都、重庆“双核”的地级市,面对发展新机遇,资阳如何实现“C位”出道?
      “‘高位驱动、同盘布局’,区域合作实现深度融合。”资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以下简称“资阳市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乘势推进,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逐步驶入快车道,也让当地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具体来看,两地成立由资阳市、重庆市大足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小组联合办公室及4个工作专班,配套制定工作机制;推动出台《资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正式印发;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三带、七区、多线”空间布局,石刻文化、红色文化等纳入巴蜀文旅走廊重点工程。
      交通畅达也将拉近资阳与外界的距离。安岳大足石刻旅游快速通道一期主体工程基本完成;成渝中线高铁途经乐至县、安岳县、大足石刻并设站,目前已启动站点建设,火热建设中的成南达万高铁在资阳临空经济区、乐至县设站,资阳成为全省轨道交通密度最大的地级市,一座“轨道上的都市”呼之欲出。
      在市域内,资阳已建成成资大道等3条快速通道,建成成资渝、渝蓉等5条高速公路,拟建成渝扩容高速等3条高速公路,资阳公路网密度居成都都市圈前列,高速公路密度居成都都市圈第二位,规划建设的高铁路网密度居全省地级市首位,区位优势在纵横交错的交通大道和实实在在的交通枢纽中愈发凸显。
      区位优势产生的“磁场”不止于此。由川渝两地共同举办的2023川渝春节联欢晚会引起关注,资阳作为四川唯一的分会场,邀请“资阳籍”明星组成探访团,体验建设“资”力、山水“资”色、美食“资”味,展现出一个昂扬向上、人文厚重、幸福和谐的资阳。
      欲乘其势,必择良机,积蓄已久的动能已然开始转化。新的一年,资阳将乘势而起,闯出更大发展空间。
      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全力推进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依托资(阳)大(足)示范区平台,积极争创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石刻文创园、成渝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带等项目建设。共同承办首届石窟寺保护国际高峰论坛和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会议,大力培育“资足常乐”文旅品牌,持续推进红色旅游、石窟(刻)、研学、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与营销。推动与成都市、德阳市、眉山市,以及重庆市荣昌区、潼南区等地的合作,共同挖掘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打造成都东部精品旅游线路、川渝红色精品旅游线路和川渝石窟走廊。
    产业“续能” 文旅经济拼出新活力
      2月23日,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方特文旅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挥舞铁臂开挖土石方,运输车辆和各类机械来回穿梭。
      远处,约2公里外的轨道交通资阳线临空经济区站雏形已现,再远一点便是高铁资阳西站,往西10余公里则是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驱车20分钟就能到达资阳市区。
      在不少人看来,这是一条蓄势待发的“热线”:熊出没主题酒店和水上运动基地预计分别于2024年3月、5月竣工投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园预计在2025年开门迎客,预计年接待能力达300万人次以上。
      客流涌入,直观受惠的就是文旅产业。资阳市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认为,方特文旅项目的落地,将对资阳培育文旅新业态、拓展新消费起到拉动作用,“我们将锁定‘科技+文化’,从三方面着力。”首先瞄准全国头部文旅企业,打造文旅产业集聚区;其次,丰富方特文旅项目周边业态,大力发展夜间经济、研学旅游、休闲娱乐、演艺等方面业态;最后,将布局“方特+”旅游线路,与当地石刻艺术、红色研学、乡村旅游等结合,丰富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加快打造成都都市圈近郊游目的地。
      这是“头部赋能”推动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22年,当地23个省市级重点文旅项目计划投资27.21亿元,年度完成投资28.14亿元,完成率103.4%。
      品牌塑形效果凸显。安岳县入选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入围第二批天府旅游名村,雁江区黄谷村、安岳县隆恩村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位于雁江区的川南剿匪资阳战斗记忆馆、位于乐至县的川中农耕文化展览馆成功入选全省第二批乡史村史和社区博物馆建设示范项目。宝森柠檬旅游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天府花溪、桑都桑海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秋千王国一期建成投运,顺利开园。
      仅用9个月即建成招生的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刷新了“资阳速度”。资阳市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说,当前正积极推进环美术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带建设,大力发展艺术品交易、展示展览、艺术培训、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业态,推出艺术家村落、雕塑公园、艺术品交易市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项目。
      文旅产业有了新载体。2022年,资阳发布市级“天府旅游名品”12件,冻干柠檬果粒茶等4件商品获得2022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银奖、铜奖,东峰剪纸立体贺卡等2件文创作品获得第二届天府文创大赛银奖、铜奖。
      迈步新征程,资阳如何绘就新蓝图?2023年,资阳计划招引10亿元以上重大文旅项目不少于1个,1亿元—10亿元文旅项目不少于2个。同时,着力推进陈毅故里景区提质、安岳石窟数字展示中心等16个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全年重点文旅项目总投资34.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9.5亿元。推动安岳县争创天府旅游名县命名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乐至县争创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雁江区天府花溪景区争创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新创建或提质升级一批A级旅游景区,全力开展天府旅游名牌(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名品、美食)创建。
      行业监管实现新突破。多形式规范市场经营行为,建立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推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资阳市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当地将着力营造蓬勃向上的产业发展环境,吸引项目投资、完善供给链条,增强推进“目的地”建设的承载能力。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文旅产品和服务体系,提升消费承载能力,文旅产业逐步成为区域支柱性产业。
    多点开花 构建文化事业发展新格局
      今年春节正月初一,资阳首届新春民俗文化节在雁江区拉开帷幕,打铁花、高空走索等节目轮番上演,首日到场观众就达1.2万人。
      与此同时,雁江区天府花溪景区,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六,“寅虎辞旧迎卯兔”新春嘉年华活动带来了不一样的惊喜,将高台舞狮、东峰剪纸搬到景区,让现场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一系列“旅游+”推动资阳文旅融合步伐更坚实。这也是资阳推出的新玩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旅游活动,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的碰撞。
      如何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资阳一直在探索。目前,东峰剪纸、安岳米卷等4个非遗项目已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项、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2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资阳市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和“资阳非遗直播购物节”活动成功举办,吸引游客和市民近8万人次参与,非遗产品销售额达30余万元。
      资阳濛溪河遗址吸引广泛关注。资阳成功申报2022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4个、2023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项目3个、国家革命文物保护项目1个。
      依托灿烂的文化遗产,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文化大餐”。
      2023年,资阳将实施20件市级民生实事,包括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文艺演出活动150场次,联合四川音乐学院临空经济区校区(美术学院)举办3场音乐会、8场美术展览,全市4个文化馆、4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纪念馆和1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过去一年,资阳市围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美术采风创作、读书分享、专题讲座活动30余场次,创作美术、摄影、剪纸等作品110余件。完成音乐剧《蜀乡红土》、现代川剧《四海追梦》剧本撰写,创作《我们的新时代》《巾帼英姿》等舞台文艺作品60余件。开展“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戏曲“进乡村、进校园、进社区”、“非遗四进”等活动380余场次。
      这是资阳市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更多老百姓尝到文化惠民的甜头。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资阳市文广旅局主要负责人表示,2023年将有序推进资阳濛溪河遗址第二阶段考古发掘工作,加快推进半月山摩崖造像本体保护、卧佛院摩崖造像保护利用、睏佛寺摩崖造像抢险加固及防排水工程等重点文保项目建设。
      非遗保护传承迸发新活力。全省川剧汇演、区域川剧文化艺术交流、县区开展戏曲传唱等一系列活动,让川剧资阳河流派更有生命力。深入挖掘传统技艺、民间音乐、传统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传承脉络,丰富非遗项目库。积极筹备申报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及传承人,推进非遗技艺传承保护。
      公共服务再上新台阶。资阳市博物馆力争年内全面开放,举办中国古代航海科技展等主题展览,举行纪念“资阳人”考古发掘学术峰会。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重点开展“乡村村晚”“千龙千狮闹新春”“万人赏月诵中秋”等传统文化活动,持续举办“文化进万家”“百姓大舞台·志愿服务展风采”等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将艺术家“请进来”,促进文艺创作提质增量。加强与成都、重庆市大足区等地专业文艺院团、院校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创作水平。进一步发挥好资阳市文化馆“直播教室”、数字文化体验厅作用,资阳市图书馆加快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提升图书馆智慧场景,将更多优质文旅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群众体验感获得感。
      立春之后,春色渐浓。文旅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产业辐射带动集群成势……一个春意盎然、充满生机活力的资阳,正在加快建设成都都市圈现代化产业新城和成渝地区中部崛起示范区的道路上奋勇前行。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