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品幽上里古镇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07    浏览次数:20

  • 上里古镇一隅。 黄刚 摄

    □宋扬
      “翠岭行云拥古镇,石桥跨水傍人家。”早就听说过雅安市上里古镇的美,今日得见,果然与诸多商业气息过浓的古镇大为不同。
      将入古镇景区,一块巨大的牌坊横跨“雅(安)上(里)”公路,在蓝天、白云、青山的映衬下显得气宇恢廓。
      陇西河、磐安河宽不过十米,从邛崃山脉缓缓流下后,夹古镇而过。沿河建起一座座二层木楼。一男子在河边刷洗“解放鞋”,柔柔水波一层一层漾开去。
      拖拉机就停在景区的道路边。电线密集,穿过小河,接进河对岸的民居。也许通电之初,古镇的人并没有想到自己的家园日后会成为一处知名景点。而恰是这种融入百姓寻常生活的真实与随性,成就了一个因烟火庸常反倒不落俗套的古镇。不是周末,古镇客流量少。一对开餐馆的母女在铺子门口掐秋天晒干的玉米棒子,一排一排玉米粒儿掐下来。她们面前的玉米粒儿已堆了满满一箩筐。在古镇,如此边务农边经商的人家不在少数,古镇对他们而言,既是生意,也是祖祖辈辈日复一日略显单调却有条不紊的生活。
      河岸石径上,架起一溜画架、马扎。画板上的风景画还只是半成品,画画的人却不知哪里去了。不一会儿,出来一个女生,说她的同学们都还在午休——他们是从附近的成都、眉山、雅安城区过来写生的艺校学生。上里古镇真是摄影家和绘画者的天堂。
      古镇的桥,参差多态,各具神韵。建于乾隆十四年的“高桥”,距今已有二百七十多年的历史,桥下东西两端各有一行人道,桥上、桥下皆可通行,这让高桥堪称古代立交桥。另有一网红桥。在山泉流入古镇的入水口建起一座廊桥。廊桥之盖,非木非瓦,只以塑料紫藤萝花装饰。人行桥上,头顶千条万条紫丝绦,耳畔冬风阵阵拂身凉,顿觉怡然自得,仿佛那些紫藤萝花正幽幽吐芳,虽无香而自香。顾名思义,“平水桥”平铺水面,水中等距离立二石,作了桥墩。六块长约三米、宽约一米、厚达三十厘米的石板拼成桥面。桥面已不是平面,早已被踩成六个内凹的石槽。通过石桥可进古镇老街。平水桥与上游的拱桥一低一高;石桥与两岸民居石是石,木是木;桥默默静立着,平水桥下,河水日夜流淌;岸上黄葛树粗长的枝丫伸去老远,在它的荫蔽下,冬水中的跳墩桥别有一番韵味。“山色四时碧,溪光十里清。”清澈的水从一个个间距不过半米的石墩间流过,走在石墩上的人一步一跳,体验有惊无险的紧张与刺激。
      最具古风的非二仙桥莫属。“二仙”之渊源不可考。远看二仙桥,似拱着的一圈垂丝悬叶的绿指环。那环空中一半,水中一半,空中是景,水中亦景,可谓无缝衔接,水天一色。如此美景的出现,当然要归功于桥下游几十米远的拦水石堤。从观音泉流到此处的水汇聚成一面绿的大镜子,水镜把两岸的物什倒影得复印件一样逼真。水漫过石堤,在奇奇怪怪的天生石上叠出七七八八小瀑,激不起浪花飞溅,却也灵动优雅,仿佛一群仙女正漂洗一串串飞扬的白流苏。水塑石形,石头被瀑布经年冲刷,有的像蟾蜍,有的像乌鱼,有的像野鸭,有的像小兽,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走到桥前才发现,除了桥面,整个二仙桥已让细竹、矮蒿、葎草裹了个严严实实。太久远了,桥的每道石缝里都已灌满生长生命的泥土。桥面石阶明显不与路面水平,人欲通过,上桥打滑,下桥前冲,上和下都得留意脚下。历经二百余年风雨,岁月和来来往往的脚板已经把原本四四方方的每一级台阶都磨成了坡度不小的梯形。
      “蝉声驿路秋山里”,和上里古镇一样苍老的茶马古道在青苔遍布的石板上蜿蜒。古驿旁,一茶舍门口的对联颇值得玩味——“上上里请上里坐,品品茶请品茶语。”悠游至此,“罗山秀色因心近”,不入里要一杯品级好茶,简直对不起远处青山和眼前对联的美妙意境。
      茶马古道旁,有的民居已经破败废弃。上里古镇曾是川剧发源地之一,而今,古戏台仍在,却早已人去楼空。只有戏台两侧的对联无言述说着川剧经典剧目《陈姑赶潘》和《肖方杀船》当年的精彩与辉煌——“陈姑赶潘正出彩劝老哥哥不忙回去,肖方杀船更叫绝看面娃娃就要出来。”枫柳参天,通体皱苍,但依然挺立不倒。古镇正在悄然嬗变,有的事物已经或正在消失,有的却依然顽强抵挡着时间的收割。也有新生事物正出现在这个百年古镇,就像新修的柏油大道通进了村庄,就像乡村公交车奔跑在乡村公路上,就像一拨一拨如我般渴望返璞归真的都市人来这里谛听历史的足音,感受一个古镇的古韵与新生。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