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景观带给景区的到底是什么?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9-04-16 浏览次数:133
自张家界天门山和河北白石山在数年前凭借玻璃栈道一炮走红之后,玻璃栈道等相关产品似乎已经成为高等级自然山水景区的“标配”和独树一帜的吸引物。这种营销行为似乎具有明显的普适性:但凡景区内有点山水、地势落差,就会尝试建一个玻璃栈道,将其打造成为景区经营者们引流与盈利的“不二法宝”。为什么景区投资人和经营者这么热衷于修建玻璃栈道项目?玻璃栈道是否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旅游景区投建此类项目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项目立项要审慎玻璃栈道有门槛
当前中国的不少山岳景区都在修建玻璃栈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0多家景区都已经建成或在建高空玻璃栈道(桥)、观景台等玻璃景观项目。
笔者认为,仅仅依靠玻璃透视作用体验悬崖峭壁的险美,终究是大同小异。各个景区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模仿,却不加以创新改进,终归会使玻璃栈道这一产品千篇一律,无法将玻璃栈道与景区其他资源有效融合,更无法建设成景区的核心竞争力。
笔者认为,对于一些客源较为稳定的成熟景区而言,玻璃景观项目和产品的确能有震撼人心的观览视角和感官体验,可以作为景区的“二次消费”产品来吸引新客源,巩固市场,从而延长景区的停留时间,提高人均花费。但是对于一些新开发的景区而言,要正确处理好引客和留客的关系,试图通过打造爆款产品,并希冀能够将其作为引客的噱头产品,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遍地开花的上马玻璃景观项目,盲目模仿,可能让景区丧失新意,一旦游客的新鲜感没了,景区就可能“无人问津”。一个旅游产品要想长期吸引游客,仅依靠类似玻璃栈道这种新奇的体验产品远远不够,需要更多依赖于创新、文化的支持。因此,笔者认为玻璃栈道项目是以一定的客源基础作为门槛,建设是需要深思熟虑、因地制宜的,不应成为自然山水景区的“标配”。
产品打造要品质游客体验有要求
旅游的本质是差异化体验。要在旅游服务过程中满足游客的各种诉求,就要打动游客的心。
目前,我国大部分自然景区缺乏对山水的深入认识、挖掘、理解和利用能力,与国际高水平景区相比,我们在景区开发与建设方面,在“拿来主义”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大部分旅游景区开发和运营浮于表面而缺乏内涵,令游客体验不具“品质感”。
除此之外,目前,我国旅游客群尚不够成熟,对于所谓“时尚”的跟风从众倾向较强,倒逼旅游景区供应方“统一口径”。这就是为什么一旦例如玻璃栈道等爆款成品成功之后,各地迅速模仿起来一批仿制品。
笔者认为,破除“同质化”的一条重要出路便是注重产品质量的打造,比如说东太行景区玻璃栈道通过产品创新,加入了碎裂特效,打造出令人尖叫的独特体验。白石山当前也面临着一炮而红之后的忧虑,景区投资者和经营者往往在引爆眼球之后要思考如何留住游客,这也需要采用更多创新的方法,包括软件、硬件、营销方面的调整,玻璃栈道需要匹配更好的内容,才能有效地破除门票经济的桎梏。
安全监管要到位规范标准有必要
目前众多玻璃景观项目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难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玻璃栈道的运行有着严格限制,诸如单向通行、限量通行、不得长时间逗留、禁止攀爬跳跃等。
用于高空观光的特种玻璃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充分考虑了抗动、静载荷、抗冲击能力。但是现有玻璃栈道的所用材质并无统一标准,质量也是参差不齐,一些玻璃栈道时甚至没有在有关部门备案,个别景区的产品在正式开放没多久就出现玻璃破裂现象。景区建设的玻璃栈道安全检测尚无国家标准。加之,目前我国大部分玻璃栈道疏于管理维护,比如没有控制玻璃栈道的人流量,看到游客在栈道上做一些违规行为也不制止,在游客必经之路,也没有采取维护措施,导致玻璃栈道的安全隐患较大。
一般而言,大多数人在玻璃栈道都是“小心翼翼”地谨慎通过,然而不乏有一些“艺高胆大”游客,依靠着护栏摆出各类冒险的造型拍照,甚至部分游客借助景区的音乐在栈道上又蹦又跳的,这些不当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安全隐患。
此外,保障救援的缺位,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对于玻璃景观项目的整体安全标准,目前缺少法律规定,亟待有关部门出台行业标准。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