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从审查惯性转换到服务思维,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才能真正展现公共服务的亲和力,从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张国栋
自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
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是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回应了社会关切,极大地方便了办证群众,也让公共服务迈出了坚实一步。
一方面,随着异地就业工作、求学创业、居住养老人数的日益增多,市民异地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往市民只能在户籍地申办出入境证件,今后不再需要为办证专程往返户籍地,既节省时间成本,又节约吃、住、行费用,能有效减轻群众办事办证负担。相关报道指出,仅交通费一项,一年度即可节省200亿元以上。这是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另一方面,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后,可以实现三个“都能办”:全国各地都能办、内地居民都能办、出国出境证件都能办。此外,申请人异地申办赴港澳台团队旅游签注还可在自助签注机上办理,立等可取。这是不打折扣、名副其实的“全国通办”。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把群众最关切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在上述“全国通办”中得到了新的注解。期待有更多的地方和部门能从中受到启发,不断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结合实际,推出各自领域的“全国通办”。
需要强调的是,在回应社会关切、破解办事难过程中,实打实的制度建设和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同样重要。只有从审查惯性转换到服务思维,切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才能真正展现公共服务的亲和力,从而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