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共同推动夜间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9-03-26    浏览次数:473

     我国夜间旅游已经完成了从自发探索到局部自醒,正在走向战略自觉。在此进程中,离不开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推动,更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实践,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主动作为。

    □戴斌

    一、发展夜间旅游的意义 

    夜间旅游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体系的研究新领域、学术新成果。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旅游发展,主要是从资源潜力挖掘和空间拓展上做文章,夜间旅游这一时间概念的提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在学术演化的进程中,也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虽然古时就有“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今有自贡灯会、哈尔滨冰灯节的实践,但是从经济社会现象、资源和市场多角度对夜间旅游进行系统分析和理论建构是开创性的。概念抽象和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不只有“概念—命题—体系”及其形式化的数学表达,当然还一如既往地充满了我们对现实的温情关注。对于很多工薪阶层而言,朝九晚五的工作节奏很容易让人感慨“阳光下的城市是他们的,月光下的城市才是自己的”。对于“躲得开对酒当歌的夜,却躲不开四下无人的街”的芸芸众生而言,一座充满人间烟火的城市,一座可以夜场电影之后接着在夜市吟唱《成都,成都》和《董小姐》的城市,才是真正意义上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 

    夜间旅游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需求新潜力、供给新动能。相对于白天的走马观光的景区打卡,夜晚的休闲调性更有助于游客对当地文化的感知与生活方式的体验。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专项调查数据表明,当前游客夜间旅游参与度高、消费旺,九成左右游客有夜间体验的经历,2019年春节期间游客夜间消费占目的地夜间总消费近三成。与银联、携程、驴妈妈等机构合作的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研究表明:夜游消费数据稳步增长,观光游船、主题灯会、文化体验活动成夜间旅游热度风向标。在平均停留3天的国内游客样本群中,高达53%的受访者会有2个晚上去体验当地生活,而18-35岁间的中青年亲子游、情侣游的夜游热度最高。在多元化的夜游需求中,当地生活和文化体验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游客对夜间文化节事活动、文化场所参观等活动的选择显著高于美食、购物、电影剧院等选项。数据表明,上海的夜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接近白天的一半,成都春节期间推出的“夜游锦江”吸引了16万人次参与。 

    夜间旅游是国家和地方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新方向、效能新提升。发展夜间旅游有助于推动城乡目的地资源配置从空间拓展转向时间延展,有利于推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少地方特别是一、二线城市出台了发展夜间经济的政策,包括购物、餐饮、电影、灯光亮化工程。总体上看,已经出台的政策主要着眼于本地居民的夜间消费。如何把游客消费纳入其中,在本地居民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旅游消费增量,国家和地方相关部门的政策设计亦是重要。当代研究早已证实存在“旅游者二元行为论”。即旅游者进入目的地这样的非惯常环境后,其消费行为与日常惯常环境下会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旅游研究院持续开展的中国游客出境满意度与国内游客满意度调查数据进一步表明,这种显著差异首先表现在消费总量上,受到时间成本、距离成本等强约束,游客消费支出总额会明显高于本地居民,关注夜间游客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基础性作用,有效实现量增。而且这种显著差异还反映在游客消费支出结构上,尤其是近两年我国包括旅游在内的重点领域出现的消费升级新趋势,从夜间游客视角重构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正带动许多目的地以数字智能技术为触媒开展着令人瞩目的智慧城市创新实践与产业生态平台重构,实现城市质优发展。 

    二、发展夜间旅游的原则 

    我们所倡导的夜间经济和夜间旅游,应当也必须是以国民大众的广泛参与为指向的。无论理论研究,政策设计,还是产业投资,刚起步的夜间旅游都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理念,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融合发展战略,坚持意识形态安全和生产安全两个底线。 

    无论是政策设计,还是产品研发,都要着眼于城乡居民和广大游客对夜间旅游的现实需求,不能搞小圈子里的自我欣赏和相互吹捧。专项调查数据表明,七成以上游客仍期待夜游市场品质的显著提升,八成左右的受访企业有直接或间接参与夜间投资的意愿,但消费主体和产业主体双方对夜游市场的判断仍有较大差异,夜间旅游供需匹配尚待专业数据和研究做支撑。 

    发展夜间旅游不要忙于出政绩,不要忙着发声音,政策和投资还没有落地,就忙着搞花花哨哨的颁奖盛典。夜间旅游需要灯光亮化,但是夜间旅游不仅只有灯光亮化,特别是在当前的国情、国力下,不能过于追求奢侈、豪华和震撼的效果。更不能有奇奇怪怪的灯光雕饰,要充分考虑公序良俗和受众感受。要理性而务实地做好理论建设、政策设计、环境优化和产品策划。 

    发展夜间旅游不能总是往后看,更不能只是在民间民俗的圈子里打转转,应以开放的思维汲取世界各国发展夜间休闲和夜间旅游的经验。夜间旅游项目和内容可以是民间民俗、餐饮酒吧,也可以融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成果,如哥本哈根、伦敦、首尔等世界旅游城市,以文化艺术和城市空间为依托,融以光影秀、灯光雕塑、灯光交互装置,加入浸入式表演和休闲娱乐的互动,从而吸引了市民和游客的广泛参与。韩国的“夜行”、日本小樽的“雪灯之路”、美国亚特兰大植物园的“玻璃植物展”等,都是可资借鉴的夜间旅游创意案例。 

    三、发展夜间旅游正当其时 

    现在是各级党委和政府思想上重视夜间旅游,实践上加强政策协调的时候了。对越来越多的追求异地生活方式深度体验的休闲客人而言,晚上6-10时也是旅游消费的高峰期。我们一定要瞄准这个“黄金四小时”,让游客有得玩、玩得好,而不是回酒店睡大觉。除了众所周知的夜市、夜店和专场演出,我们应当,也可以向文化要资源,包括挖掘公共文化的利用潜力。博物馆、图书馆、书店可不可以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10点?从国际经验看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民大众需要实体餐饮的宵夜,也需要精神文化的“深夜食堂”。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夜间旅游、夜间消费和夜间经济的兴起,必然会带来电力、自来水、地铁、公交、公共卫生、市政管理、安全保卫和应急救援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压力,需要城市管理部门加大相应的投入,并务实提升公共治理水平。 

    现在是各类涉旅市场主体培育夜间旅游品质、研发夜间旅游产品的时候了。从受访企业发展夜间旅游需要的支持条件看,除了资金和政策外,对技术、人才、专业咨询和数据服务的需求达到42%、27%、17%,加快投资研发产业链,是缓解夜间旅游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景观之上是生活,不能一说夜间旅游就奔着山水实景演出和大型主题公园去了,应在充分挖掘本地居民的夜间休闲资源、场所和项目的基础上,让游客参与进来,从而扩大消费基础。像苏州的评弹表演、北京的老舍茶馆、上海的彩虹合唱团、东北二人转,等等,都可以为游客所共享。要用好大数据聚合游客,那么多的过夜游客,不同年龄段的都有,职业背景和生活方式各异,不可能都去三里屯和后海泡酒吧。3年前有识之士就在开发都市夜游的APP,用大数据连接游客需求和导游资源。 

    现在是教育、科研、媒体和社会各界共商、共建、共享美好夜间生活的时候了。总体而言,夜间旅游尚处于市场导入期和产业培育期,需要研究机构、大众传媒和社会各界的同心协力和精心呵护。要培养灯光设计、城市亮化的专门人才,当代夜间经济不是打几束灯光就完事了,这里面有技术,更有艺术和审美。媒体要把时尚和审美品位带到旅游领域中来,受众和体验者的审美力提高了,就可以倒逼内容生产机构和公共事务管理机构持续提升自己的艺术水准,从而打造世界文化新地标。上个月,由《孤独星球》联合京东、OnePlus上线了手机夜拍旅行读物《夜·中国》,就是科技、文化和时尚的有机融合。 

    我国夜间旅游已经完成了从自发探索到局部自醒,正在走向战略自觉。在此进程中,离不开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推动,更离不开市场主体的实践,以及国家和地方的主动作为。愿多方共同努力,推动夜间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旅游研究院) 

    (注:本文根据作者3月14日在中国旅游研究院主办的夜间旅游研究成果发布会上的主题演讲整理而成。)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