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森林康养小镇: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8-12-04    浏览次数:793

     2000年以来,各国纷纷认识到森林所带来的健康养生效益。同时,森林康养是振兴地域经济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对人口流失严重的林业社区。森林康养可以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改善民生。

     □胡建伟王佳妮

     一、森林康养的国际发展 

    (一)森林康养的发展 

    森林康养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的德国,是以丰富多彩的森林生态景观、优质富氧的森林环境、健康美味的森林食品、深厚浓郁的森林养生文化等为主要资源,配备相应的养生休闲及医疗服务设施,开展以修复身心健康、延缓生命衰老为目的的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服务活动。德国的森林疗养带动了欧洲国家开发森林疗养的进程。 

    美国是开展森林疗养研究最早的国家。1980-2000年日韩也积极发展森林康养。日韩的森林康养有理论基础、有政府支持,还有社团组织积极推进,培养了具有专业素养的森林疗养讲解员、森林疗养师,建立了经过医学论证的森林疗养基地。2000年以来,各国纷纷认识到森林所带来的健康养生效益。 

    (二)森林康养的功能 

    1.保健功能。(1)心理保健:放松身心,释放压力。森林中空气清新、气温舒适、噪声少,人在森林中会感到放松,释放压力。森林中的自然声音,如蝉鸣、流水声等,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2)身体保健: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林木所释放的植物杀菌素如有机酸、醚、醛、酮等化学物质,有助于提高NK细胞(免疫细胞)活性,从而对高血压、抑郁症、糖尿病等病症具有显著的预防和减缓作用。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人们得癌症的几率会降低,长寿的人也较多。澳大利亚科学家新近公布的一项研究提出,每周1次至少30分钟逛城市绿化公园,可以让城市居民的抑郁症和高血压风险分别降低7%和9%。 

    2.社会经济功能。(1)带动当地就业和经济。森林康养是振兴地域经济的一剂良药,尤其是对人口流失严重的林业社区。森林康养可以带动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吸纳农业人口就业,改善民生。日本长野县信浓町被认证为森林疗养基地后,不仅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让年轻人找到了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的自豪感,改变了人口向大城市单向流动的趋势。德国的巴特·威利斯赫恩,人口仅有1.5万,却拥有70名专业医生和280名森林理疗师,每年接纳7万客人,约60%当地居民的工作与森林疗养有关。(2)将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保体系可以减少医疗费。据韩国的一项调查,全面普及森林疗养能够使医疗支出降低10%—20%。 

    (三)森林康养的疗法 

    (1)环境疗法——又称为森林浴,即“森林环境+森林漫步”。(2)森林温泉——“森林环境+自然温泉”。(3)饮食疗法——“森林产品+健康食谱。”(4)文化疗法——以“森林文化+心理疗养”为基础,借助养生文化、民族养生传统实现深度养生,是养气层次向养心层次的过度与升华。(5)森林医学疗法——以“森林环境+现代医学”为治疗原理,以建立“森林医院”为主要形式,充分利用森林所独具的养生疗养性能。森林医院可分健康评估型和医疗度假型,其中健康评估型面向工作压力较大的中青年工薪阶层,医疗度假型则可针对消费水平较高的国内外高端市场。(6)“气候性地形疗法”——通过在多样气候和地形环境中徒步,来达到维持和增进健康目的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其适应症是心脏康复、高血压和骨质疏松,尤其以中老年群体为主要对象。在德国,“气候性地形疗法”1990年被纳入医疗保险。“气候性地形疗法”由学习过自然疗法的现代医生来主导,气候疗法师协助执行,治疗周期为3周,每周为3—4次,每次徒步训练时间控制在30—60分钟。 

    二、德国森林康养小镇研究 

    目前,德国有350余处森林疗养基地,每年大约接待30万人,每人平均滞留时间约为3周。同时,每年大约有1/3的过夜游客停留在这些疗养胜地。 

    德国的疗养胜地归国家管理,分为四类:气候疗养地、海滨浴场或奈普疗养浴场、矿物温泉及泥浴浴场、温泉水疗胜地。疗养胜地被纳入德国的国民医疗系统中。需要进行康复或治疗的病人经医生开具处方到医疗机构指定的疗养地疗养,能获得医保报销,4年可申请一次。 

    德国自然疗法疗养地有61处,约占全部疗养地的16%。在这种类型的疗养地中,“森林疗养”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重要的疗养设施,森林步道的设计也最为讲究。 

    巴登巴登位于Baden-Württem-berg州,黑森林国家公园内的西北角。小镇面积为140.18平方千米,拥有420公顷(相当于4.2平方千米)的森林土地,覆盖小镇大约3%。巴登巴登是世界文化遗产小镇,人口约5.5万。其森林康养小镇发展经验包括:

    (一)依托绿色自然环境,构建以预防和保健为主、治疗为辅的康养体系 

    人们在巴登巴登绿色场景中,森林浴+温泉浴+心理调节,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听觉五感全部浸入,欣赏自然美景,品尝各色美食,感受泉水温度,呼吸遍地芬芳,聆听曼妙音乐。置身于这座历史积淀与现代创新共同孕育的小镇,陶冶于人文艺术与自然美景之中,运动与休憩动静结合,达到身心和谐。同时,还有众多的特色诊所,采用先进医疗技术,康养者能接受由内至外的全方位疗养服务。 

    (二)依托良好旅游资源,构建度假+康养特色的文化休闲中心 

    巴登巴登有完善的旅游度假服务设施,拥有国际赛马会、世界舞蹈晚会、国际会议展览。加上森林疗养的特色功能,使得巴登巴登成为精英和高端人士的休闲和度假中心、欧洲沙龙音乐的中心、欧洲的文化和会议中心。巴登巴登既是一个康养小镇,也是一个文旅小镇、度假小镇。 

    (三)针对不同需求,构建旅游、康养综合型产品体系 

    针对不同年龄,为儿童提供水上乐园、为中青年提供从徒步到跳伞,各个级别强度的运动及休闲,为老人提供贴心医疗水疗服务及结合了美食和历史文化知识的慢节奏小镇游览。针对不同群体,为个人、双人和多人家庭提供多种选择的多日套餐,包括饮食、住宿、SPA等项目;针对不同目的,为病人提供小镇疗养治愈,游客可免费申请游客卡,享受优惠待遇,为参加会展人士、商务人员设计娱乐休闲产品。 

    三、对我国森林康养小镇开发建设的启示 

    随着“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百姓期盼健康美好生活,大健康产业应运而生,突破了传统的医疗产业单一的救治模式,向“防—治—养”一体化模式转变,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具有较好的森林康养基础条件:据人口普查资料,我国长寿老人和长寿区大都在环境优美、少污染的森林地区。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31.2亿亩,4855个国有林场森林面积6.7亿亩,1000多个国有森工林场森林面积3.9亿亩,另有3393处森林公园,已经成为森林资源最优质、森林环境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原国家林业局2017年提出建设30个森林小镇试点。很多地产开发企业、旅游企业也积极开发康养小镇、养生小镇。国际森林康养小镇的成功经验,给我们带来如下启示: 

    (一)在顶层设计上,注重构建旅游+康养复合型功能 

    第一批“全国最美森林小镇100例”2018年4月经由全国“森林小镇”评价体系及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评价,共有19个森林小镇上榜,其中生态旅游型森林小镇13个、康养型森林小镇6个。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对森林康养小镇的天然康养功能我们远未充分认识。休闲度假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康养行为,我国很多森林地区也是山区,冬季是旅游淡季,如果开展森林康养,可以吸引很多停留时间较长的康养客人。森林康养小镇的文旅度假设施丰富了康养功能、提升了体验性。巴登巴登小镇就是旅游休闲度假功能和康养功能完美结合的范例。同时,应积极争取将符合条件的森林小镇医疗服务机构纳入社保体系。 

    (二)在商业模式上,注重构建多元化盈利模式 

    巴登巴登小镇里的医疗设施,除了一个全科医院外,其他6个都是小而精的专科诊所。我国的森林康养小镇,可以依托一家公立全科医院,利用既有设施发展多个小而精的专科诊所,加上温泉疗养、森林疗养、运动疗养等自然疗法,这样的服务体系既能满足疗养需要、又不需要大体量投资,可以产生稳定的疗养服务收入,加上旅游度假运营的收入,有可能实现自身的投资平衡,从而减少对房地产开发的依赖度。另外,德国疗养基地具有连锁发展的特征,我国成功的森林康养小镇开发商或运营商也可以探索轻资产、品牌化发展模式。 

    (三)在产品策划上,注重构建内外结合的绿色康养体系 

    一是既要引进先进的康复医疗技术,又要结合中国传统康养文化。如中医养生、气功养生、太极等,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德国森林疗养的“积极预防”思维有异曲同工之妙。笔者在参与江西南昌某森林康养小镇开发时曾提出“居养、禅养(依托当地寺庙)、医养(中医)、食养(依托项目现代农业基地)、心养、泉养(温泉)”六养体系。二是既要依托医疗设施,又要营造自然场景。设计温泉、运动、森林浴等,建立绿色康养产品体系。三是开发身、心结合的康养产品。 

    (作者单位:上海律腾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