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洋
在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召开的新晋5A级旅游景区授牌会上,9个旅游景区“新晋”5A,同时,11家4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有进有出的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制度受到关注。
近年来,为进一步树立A级旅游景区品牌形象,从国家到地方都在不断加大对A级旅游景区动态管理。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要求,一批景观和服务质量退化、服务设施缺失、厕所革命滞后、游客体验度差、旅游功能弱化等方面不达标景区被严肃处理。据了解,截至目前,被摘牌的5A级景区有3家;受到严重警告处理的5A级景区有20多家;近400家4A级以下景区分别受到取消等级、降低等级、严重警告、通报批评等处理。
建立退出机制、实施旅游景区动态管理只是手段,促进旅游景区质量提升、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才是目的。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11家4A级景区摘牌是相关省份主动作为的体现,他们严格执行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旅游景区质量提升。
希望全国A级旅游景区引以为戒,努力提升旅游服务管理水平,切实维护景区品牌形象,更好满足广大游客旅游消费需求。下一步将通过加强各种环节的建章立制,补充全链条的监督管理,建立A级旅游景区智慧评价体系,实现A级景区全面监管,督促旅游景区不断提升管理和服务质量。
“高等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的核心产品,是旅游市场认可度最高的金字招牌。近几年来,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高等级景区品牌进行了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有效促进了景区品质的持续提升。”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凌看来,这也反映了各地旅游管理部门积极作为,严格把控高等级景区品质数量和质量。
“已经成功创建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绝大多数保持了创建期间的服务品质,有极少数出现放松管理、服务品质下滑现象,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及时启动了动态退出机制,果断地采取了亮黄牌和亮红牌的措施,让所有顶着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子招牌的旅游经营管理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敢对服务品质有丝毫放松和动摇。”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教授刘家明说,“很多地方都充分认识到了,创5A牌子难,保5A牌子更难,这是长期的事情。“
此次被摘牌的4A级景区里有山西省晋城市丹朱岭旅游区。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盛佃清介绍,山西已经建立了A级景区常态化管理、奖惩、信息通报等动态工作机制,彻底打破了A级景区“终身制”。“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加大了对A级景区检查处理力度,2018年对15家景区做出了取消4A级等级、警告、约谈整改等处理,倒逼全省A级景区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冯凌建议,各地高等级景区要持续保持品质建设、品质管理和品质服务,真正让高等级景区品牌和高品质管理服务对等,为大众旅游市场提供高质的精品景区,为优质旅游发展注入持续的强劲动力。
刘家明也认为,我国已经发展了多种类型的旅游景区,不同类型旅游景区保护、利用和管理差别较大,不建议一窝蜂地去创建A级景区。“时刻把握住A级景区标准是大众观光型旅游景区的标准,不适宜套在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小众型旅游景区、生态环保型旅游景区的头上,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要及早制定出非大众观光型旅游景区的标准,比如浙江省搞的3A级景区村庄就是一条路子,是对旅游景区的标准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