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景区“做减法”助力全域旅游“做加法”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8-09-10    浏览次数:198

    □程汉鹏

    近年来,旅游出行已成为一大消费热点,然而动辄几十元、上百元的景区门票越来越为人诟病。欣慰的是,国家关注到景区票价问题,为了让景区门票价格降下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要求;今年6月,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提出将通过开展定价成本监审或成本调查、剥离门票“额外负担”等措施,在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切实降低一批重点国有景区的门票价格。

    可喜的是,近期全国多地景区陆续出台了不少降价或免费开放措施,重点国有景区降低门票价格取得实质性进展。

    景点景区免费开放或者低价开放,收获的不只是综合经济效益,还代表着旅游发展从景点旅游迈向全域旅游的必然趋势。短期看,景区门票降价或免费开放会影响景区收入,但从长远来看,却能大幅增加游客数量,刺激当地消费,促进当地旅游业获得更大的发展,得远大于失。近年来,杭州西湖、南京中山陵等多个景区先后免费开放,旅游经济效益不降反升就是最好的证明。

    经济学有个术语,叫作“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某个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自己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摆脱门票经济的“短视思维”,实现公共景区公益功能,同样要克服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对公共景区所在地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不要钻到“门票经济”的窠臼。

    进一步看,在旅游日渐成为国民消费刚需的时候,门票价格就和水电煤气一样,不仅具有公共性,亦带有民生性。因此,其价格形成机制可谓“一枝一叶总关情”。

    全域旅游时代,要促进旅游经济发展,让广大民众能够走进景区,景区门票降价只是个开始。只有景区门票不断“做减法”甚至是免费,才能助力全域旅游“做加法”,才会让广大游客享受旅游发展的红利,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地域文化、不同自然美景的体验需求。

    当旅游日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如何提高民众的获得感,成为一个时代课题。指导意见的发布,迈出了推动景区门票价格机制科学化、动态化、规范化的重要一步,下一步要进一步引导促进国有景区“价有所值”、品质升级。实现旅游为民、旅游惠民,需要久久为功,这也是政府的责任担当。

    只有景区门票不断“做减法”甚至是免费,才能助力全域旅游“做加法”,才会让广大游客享受旅游发展的红利,满足人们对于不同地域文化、不同自然美景的体验需求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