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升旅游品质的务实之举,厕所革命逐步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从封闭管理到开放管理,成为一项旅游基础工程、文明工程、民生工程,受到广大游客、群众的普遍欢迎。虽然成果颇丰,但与快速增长的旅游发展和人民需求相比,厕所数量质量、管理服务、科技应用、如厕文明等仍有差距。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厕所服务水平,四川省旅发委公布了《四川省旅游景区厕所建设管理服务规范》(下简称《规范》),从政策层面对新建、改建旅游景区厕所给予指导。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规范》适用于全省行政区范围内所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度假区旅游厕所,在建设中要兼顾实用与美观,男女厕位比例不大于2:3,坐蹲位设立比例宜不小于1:5。在厕所臭味上,强度不大于1级,也就是勉强感觉到有气味。
兼顾实用与美观
人性化设计成厕所新亮点
记者了解到,四川旅游景区厕所将围绕“数量充足、干净无味、管理有效、实用免费”的目标,进行规划。旅游景区厕所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在建设过程中,厕所要兼顾实用性与美观性,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风格、色调等方面要与周边环境有机融合,与周边建筑风格相融共生。同时,坚持智慧旅游进厕所,鼓励技术创新,推出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积极推进生态技术应用,倡导科技建厕,全面提升厕所科技应用水平。
注重人性化设计,将是四川旅游景区厕所的一大亮点。旅游景区厕所建设要在满足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更注重细节上的人文关怀,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要求,包括设置无障碍坡道、设置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群的专用厕位、婴幼儿打理台、第三卫生间等,根据人流规律适度增加女厕位比例。
破解女性如厕难
男女厕位比例不大于2:3
为解决游客找厕所难题,四川将加强旅游景区厕所选址与方案设计,根据旅游景区面积、景点分布、游客规模、厕所现状等实际情况,确定新建厕所数量与位置。在数量上,厕位总量应达日均游客接待量比率3‰以上,其位置要相对隐蔽,但标识清晰,便于找寻。旅游高峰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移动环保厕所。
游客中心、停车场、主要游客集散地、主要景点、休闲服务设施集中区应建设旅游景区厕所。以老人、孩子为服务对象的旅游景区,厕所服务区域最大距离不宜超过500米,从厕所服务区域最不利点沿路线到达该区域厕所的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
每到节假日,诸多景区的女厕所就会上演排队现象。记者了解到,《规范》明确,男女分开的厕所,男女厕位比例不大于(含男用小便器)2:3。坐蹲位设立比例不宜小于1:5。男厕在保证大便位需求的基础上应多设置小便位,大小便位比例不宜小于1:2。
在厕所内,每个厕位内应设置一个手纸盒、一个废弃手纸收集容器,一个承重不小于5公斤的挂衣钩、一个坐垫纸盒和一个搁物板。同时,这些设施配置应符合当地民众的信仰、习俗。
臭味不大于1级
室内宜提供降温和保暖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规范》还对旅游厕所的味道进行了要求。譬如,厕所臭味强度不大于1级。目前,我国采用6级强度表示法。0级为无气味;1级为勉强感觉到有气味;2级为能够确定气味性质的较弱气味;3级为很容易闻到明显气味;4级为较强的气味;5级为很强的气味。
同时,《规范》还要求厕所内宜提供降温和保暖设施,厕所内外应适当进行绿化和美化,可通过装饰画、标语等增加厕所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而室内环境布置,应干净整洁,宜体现文化主题和品味。
此外,在第三卫生间的建设上,《规范》也有明晰。四川的A级景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设置第三卫生间,其位置宜靠近厕所入口,方便行动不便者进入,轮椅回转直径应不小于1.5m;内部设施宜包括:成人坐便器、成人洗手盆、多功能台、安全抓杆、挂衣钩,以及呼叫器、儿童坐便器、儿童洗手盆、儿童安全座椅;使用面积宜不小于6.5平方米;标识牌除满足正常人员的识别需求外,宜考虑盲人的需求等。
事实上,四川的5A级和4A级景区早已部署了第三卫生间推进时间表,去年12月之前,全省的5A级旅游景区第三卫生间建设全部达标;今年12月之前,全省4A级以上景区,力争保障至少一个第三卫生间的配置。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