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度的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学习交流活动由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四川省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主办,四川省旅游培训中心具体承办。三个月的时间内,四川省内460余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分10批次前往台湾学习交流。此举是对四川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精神的具体落实,旨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充分发挥旅游扶贫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2月20日,四川省数十名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齐聚成都大邑县新场镇“锦府驿”五星级乡村酒店,共同参加了2017年四川省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学习交流活动总结会。四川省旅发委党组书记胡斌、省台办副主任赵宇,以及省旅发委、省台办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共同出席了总结会。
会上,今年赴台参加学习交流活动的优秀学员代表与往年的优秀学员代表进行了交流发言,就各自的学习心得和对下一步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和做法进行了异常热烈的交流探讨。随团导师代表也在会上发言。会议还发布了赴台学习交流项目成果——《乡村旅游创新案例研究—乡村操盘手实录与经验分享》,向“四川乡村旅游产业导师”颁发了聘书。
台北课程培训现场
做活山水文章 留住美丽乡愁
实地参访民宿和商品为主的两条线路
台北课程培训现场
本年度赴台学习交流活动采用了1天课堂授课、6天实地参访学习的授课模式。师资方面,邀请了邱湧忠、陈维民、蔡胜佳等一批台湾休闲农业知名专家在台湾的大学课堂对参训学员进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方面的发展历程介绍以及理论知识普及;实地参访方面,主办方分别设计了以民宿为主和以商品为主的两条线路,涉及飞牛牧场、清境农场、阿里山邹族文化部落、卓也小屋、松山文创园、大湖酒庄等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点位。学员选拔切合实际
在学员选拔方面,以从事农家乐、乡村酒店、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开发等乡村旅游企业经营者、村主任等致富带头人为主体,全省88个贫困县受到特别优待。
浮云牧场
平武平通禅茶小镇
赴台学员 精心打造家乡
浮云牧场、平武平通禅茶小镇、大邑新场锦府驿、蒲江明月村,在四川,这些带着文艺范儿和乡愁味儿的人气景点、客栈,都是来自第一届赴台学员回川后,在家乡的精心打造。四川省旅游培训中心主任任啸也以此为例,讲述了启动赴台学习交流活动感受。农旅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发展
胡斌书记在会上就乡村旅游和乡居民宿的发展谈了几点体会。依托乡土乡情,扶摇直上。
四川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地理地质、气候环境和文化沉淀全球第一,是“中国农家乐发源地”。因此,四川要成为全球乡村旅游和乡居民宿发展的翘楚、典范和楷模,为建设旅游经济强省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贡献乡村力量。
把握形势时势,抢抓机遇。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而乡村旅游是改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和乡居民宿大有可为,要主动作为,奋发有为。依靠党委政府,抱团发展。
发展乡村旅游要紧跟中央和四川省委、省政府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依靠各极党委政府,在规划设计、协调农民、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建立乡村旅游民间合作组织,改变个体经营户在市场的弱势地位,实现“抱团发展”。突出环境生态,厚植本底。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乡村文物保护利用和乡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促进乡村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乡村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不忘初心本来,甘为匠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期”。投身农业做乡村旅游,受自然环境和政策调整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希望大家以“情怀、执著、坚守、责任”的工匠精神来投身乡村旅游产业,为农民脱贫致富、为建设美丽家乡、为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赵宇副主任代表四川省台办对乡村旅游产业带头人赴台学习交流活动的圆满成功表示祝贺。他说,今年的学习交流活动整体呈现出模式新、准备足、成效实三大特点,希望大家找准差距、结合实际、学以致用,同时认真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动四川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挖掘文化底蕴 打造风情名片
学员们对赴台学习交流活动表示高度认可,纷纷赞扬此次学习交流活动抓住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学习回来后,学员们及时总结学习情况,重新审视自身产业规划,并与本地区乡村旅游从业者积极分享心得体会,传播台湾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的先进理念,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此外,活动也为四川与台湾的乡村旅游业主搭建起沟通、合作的桥梁。
通过组织在台湾的系列学习交流活动,四川省旅游培训中心也对该省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了坚持政府部门的引导和扶持、培育乡村旅游民间合作组织、整合资源开展规模化经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供给、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方面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