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成都都江堰市召开全域旅游工作会议,这标志着该市今年获批的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会议学习了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全域旅游大有可为》和在全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精神,并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四大班子、市级部门、下辖乡镇的主要负责同志和景区、旅行社、酒店、农家乐、餐饮等涉旅企业代表700余人参加。都江堰市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开展全域创建,首先就要“全域动员”。
事实上,都江堰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始终以“全域发展”的理念来指导旅游产业的规划、项目、营销等工作,让都江堰已经具备了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雄厚基础。此次获批创建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无疑让都江堰迎来了发展全域旅游的又一重大契机。未来数年内,该市旅游产业必将在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继而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发展。
一城两区撑起全域格局
坐拥都江堰和青城山两大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景区,都江堰市向来就是成都旅游乃至四川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但在过去,各地游客对都江堰旅游的印象往往仅停留在两大核心景区,而现在,无论是灌县古城、虹口漂流,或是南桥夜啤酒长廊、“壹街区”行色街区,又或是遍布各乡镇的乡村旅游点,日益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总会深深吸引住各地游客。都江堰市旅游业已经逐渐摆脱了长期依靠两大核心景区的“窘境”,全域旅游格局初显。
近年来,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统领下,都江堰市着力构建以“都江堰主城”、“大青城旅游区”、“都市现代农业区”为组团的“一城两区”城乡发展格局,让城市旅游功能与业态得到极大完善,乡村旅游规模和品质得到迅速提升;道文化养生度假、熊猫文化娱乐度假、水文化互动体验、山地文化运动休闲等四大功能区不断丰富。
目前,都江堰市已经成功引进了投资550亿元的成都万达文化旅游城;一批以大基医疗为代表的国际级康体养生产业项目正在大青城片区集群式发展;莲花湖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越野、漂流、滑雪、森林探险等全新的户外运动旅游产品正在形成。此外,滨江新区建设、黄家河心城市湿地公园、中国西部高山河谷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大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当中。
都江堰市全力瞄准百亿级引擎项目,通过核心项目带动区域产业快速集聚,形成了区域竞相发展、多点多极支撑的局面,为旅游产业的全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在乡村旅游方面,都江堰市大力推进由单一农家乐体验向全域乡村旅游的上档升级,推出了36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28个精品乡村旅游点位,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和幸福乡村实现了全域绽放。
主题活动展现全域魅力
3000平方米的啤酒大篷、传统的巴戈利亚音乐、诱人的德国风味啤酒、慕尼黑特色美食……从6月下旬起,贯穿整个夏季的“2016都江堰·慕尼黑啤酒节”在该市南桥广场盛大启幕,开幕当天就迎来2000多名游客集体狂欢,各地牌照的自驾车挤满了临近的好几个停车场。
沁人心脾的德国啤酒为夏季光临都江堰的游客降了温,却让都江堰的夏季旅游市场更加火热。不过,啤酒节绝非都江堰今年以来举办的唯一大型旅游节庆活动。近年来,都江堰市以丰富多彩的主题节庆活动为载体,不断增强旅游城市的吸引力,做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看点”,不仅让旅游经济持续走高,也让全域旅游的魅力更加充分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今年年初以来,双遗马拉松赛、清明放水节、国际瑜伽节、田园诗歌吟诵节、虹口国际漂流节等大型旅游主题活动已经在青城山、都江堰、南桥广场、柳街镇、龙池镇等地陆续展开,涵盖了文化体验、体育竞技、自然生态、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等丰富内容,并结合季节特点和历史习俗,统筹安排举办时间,使以前的旅游“冷门”变“热门”、旅游“僻静地”变成“人气地”,从而实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一场接一场的旅游主题活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都江堰市旅游“参与体验项目少”和“旅游粘性差”的瓶颈,合理的点位分配也让这座城市全域旅游的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数据显示,都江堰市去年累计接待境内外游客2145.9万人次,同比增长6.5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2.75亿元,同比增长22.85%。能取得如此佳绩,旅游节庆活动的聚集效应功不可没。
“主题活动已经成为我市增强旅游核心吸引力和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都江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敏说,“今后,我们将继续举办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让城市旅游氛围持续火热。”
翻开《2016年都江堰市重点节庆赛事活动表》,只见美丽乡村旅游季、熊猫创意大巡游、世界嘉年华、大熊猫国际音乐节、国际帐篷客露营节、圣诞嘉年华等20余项精彩活动已经一一列入了日程表。正致力于旅游业全域发展的都江堰,越来越值得全球游客期待。
创新理念指导全域升级
今年1月至5月,都江堰市的旅游综合收入、景区门票收入分别同比增长33.2%、16.7%。可以说,正是因为坚持旅游要素的全域布局、旅游产业的全链打造,才有效实现了旅游业的整体提升。
但在都江堰市委、市政府领导眼中,该市在全空间布局、全链条培育、全资源统筹等方面仍有许多短板和不足。“这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更加对标提升、有的放矢地改进工作,加速旅游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步伐。”都江堰市委书记张余松如是说。
笔者发现,都江堰市进一步推进全域旅游的过程也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深化提升。该市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提出的发展主题、发展架构、发展战略和发展计划等,既是着眼都江堰市旅游的全域发展,在方向性、路线图、时间表等重大问题方面的具体部署;也是着眼于突破以往景点旅游模式的空间局限,在全域空间内配置旅游产业要素;更是着眼于在全域空间内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逐步构建品质化、全程式旅游服务网络,使都江堰从单一景区目的地到综合旅游目的地步伐不断加快。
都江堰市全域旅游工作会议提出,在全域旅游阶段应该充分发挥“旅游+”的内生动力。会议要求各单位务必强
多措并举推进全域创建
化责任担当,切实找准各自工作在“大旅游”发展中的功能定位,创新思路、务实举措,共同推进都江堰市全域旅游发展。
会议认为,对都江堰市而言,旅游不仅是参与区域竞争的优势产业,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牵引。因此,必须把旅游作为推动转型发展的主动力,作为群众增加收入、提升福祉的主载体,作为检验干部能力、作风的主战场,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管、亲自推进。
“服务”的理念将是都江堰在发展全域旅游过程中的另一重要体现。例如,都江堰市委明确提出,围绕服务游客的要求,在景区周边、交通枢纽等游客密集区域,要突破“朝九晚五”的工作时间限制,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全时段的管理服务。
张余松说:“总而言之,我们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就是从全域整体优化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旅游服务要素的全过程。”
全域旅游工作会为都江堰市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明确了发展目标、实施步骤和重点工作,其中一系列创新性的举措成为亮点。
按照国家旅游局对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各项指标,都江堰市将力争到2017年末,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6.3%以上,旅游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10%以上,旅游业吸纳就业人数占本地就业人数比重达到
20%以上,农民年均纯收入中旅游收入比重达到20%以上。
在总体目标之下,都江堰市除了明确各项重点工作,都江堰市还为创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例如,在机制方面,该市将积极探索组建旅游警察、旅游法庭、旅游工商队伍等,全面实施旅游秩序“延时监管”等;在产业方面,除大力推进若干重大项目建设,还将积极创建“中国度假乡村”、“中国精品民宿”、乡村旅游创客基地、生态旅游示范区(点);在公共服务方面,将深入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一面扩大旅游厕所覆盖面,一面提升旅游厕所品质。争取建设一批外币兑换点、国际信用卡刷卡服务网点,引进培育一批国际化旅游服务机构;在市场营销方面,将以“2016中美旅游年”为契机,积极参与在美国等地举办的成都文化旅游周活动,着力培育美国客源市场,主动抢占欧美、日韩等入境游市场。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得到有效推进,都江堰市已经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近60个市级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不仅如此,都江堰市还将创建工作纳入了年度目标考核,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究竟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会给都江堰市的旅游产业带来怎样的变化,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