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菌游”等个性化、体验式旅游大有可为。引导“采菌游”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平台、从业者等多方参与,市场、政府共同规范,在保障安全和生态平衡基础上,做精做优这一体验式旅游产品
采野生菌是云南当地人的习惯和喜好,如今已经成为体验式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今年,云南多地旅行社推出了相关定制化产品,丽江“采菌+骑马+轻徒步”一日游、腾冲“徒步+采菌+动植物知识科普”一日游等产品纷纷上线,“沉浸式”采菌正成为旅行社以及户外俱乐部招揽游客的“密码”,吸引众多游客携家带口、不远千里慕名而来。
以“采菌游”为代表的小众旅游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旅游体验,也为旅游目的地打造特色旅游产品提供了有益探索。
这些个性化、小众化的旅游定制项目,以采野生菌为主要载体,附带了拣松子、溪流拓染、苔藓瓶制作、蜜蜂之旅、湖上观星、草原露营、夜观昆虫、采茶做茶等活动,既能够为游客提供亲近自然、体验田园生活的机会,又对丰富文游产品、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一种创新的旅游活动,“采菌游”受到游客青睐的原因在于,其能够结合当地特色提供独特的旅游体验,让游客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中获得愉快难忘的经历,这与当下人们追求的“松弛感”相呼应。
可以预见,在人们愈发注重个性化、体验式旅游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采菌游”市场空间充裕,“采菌游”有望成为云南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当然,作为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旅游项目,“采菌游”热潮的背后也难免存在一些隐忧。
一是流程不明确带来的安全问题。例如,对于采摘到的野生菌,不同采菌团处理方式并不相同。有的团队游客捡到的野生菌可以全部带走,有的则不推荐带走食用。此外,对于不能食用的毒蘑菇处理方式,很多团队也不够专业。
二是服务保障不足问题。例如,有游客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称,领队不专业,带团过程中并未进行科普和讲解,徒步捡菌山路比较险峻,未提醒游客徒步注意事项等。
三是面临可持续的挑战。捡菌子是季节性活动,能满足游客体验的线路有限,市场容量决定了其不可能无限扩大,有时候甚至出现山上人比菌子多等情况,不仅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对当地生态环境也是一种破坏。
笔者认为,引导“采菌游”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平台、从业者等多方参与,市场、政府共同规范,在保障安全和生态平衡基础上,做精做优这一体验式旅游产品。
首先,考虑制定服务标准。从产品开发、运营服务和目的地生态保护等方面,制定一定标准和条件,出台相关规范和操作指南,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感。例如,可以限定游客数量、推广生态友好的旅游方式,保护当地自然环境,确保“采菌游”安全可持续。
其次,设定一定资质条件。对于从业者,要严格资质审核,确保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安全意识,具有野外生存技能和菌类识别能力,并要求其加强对游客的安全教育,时刻提醒游客注意安全,避免人员走失或误食有毒蘑菇的情况发生。
最后,做好产品监管。必要时考虑引入适当监管,规范价格和产品设计,做好价格指导和提示,针对可能出现的乱定价、不合理加价或收费项目等问题,设定专门的投诉、举报方式。
总之,“采菌游”等个性化、体验式旅游大有可为。然而,让这类新兴的旅游项目走得更好更稳,则需要在明确标准、保障安全、严格准入、完善监管等方面持续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