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溪古镇戏水的游客 王雪娟 摄
本报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近年来,四川持续推进文旅深度融合,通过顶层设计、构建机制,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自2018年四川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各地大力发展文旅产业,比学赶超、竞相发展,天府旅游名县品牌含金量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为四川响亮的文旅名片。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带动了四川全省文旅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也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赛道和源源不断的动力。
露营、戏水、探险,与呆萌的动物面对面……每到周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黄龙溪镇的欢乐田园项目便加倍热闹起来,游客尽情享受着野趣十足的亲子时光,完成一次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近郊休闲旅游新体验。
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百强名单的双流区,不仅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惊人,在文旅业态融合发展上也毫不逊色。近年来,当地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中深挖文化资源,探索“旅游+”和“+旅游”的旅游发展格局,将体育、航空、艺术、教育、科技等新动能、要素糅进城市有机更新,开辟了发展的新赛道,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双流历史悠久,古称广都,是古蜀文明发源地之一,古蜀王蚕丛、杜宇、开明氏等曾先后以广都瞿上(瞿上城)、樊乡为治所,境内有被称为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的瞿上城遗址。西汉置广都县,隋改双流县,以《蜀都赋》中“带二江之双流”得名,2015年改置双流区,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
5月20日,在双流区文物修复展示中心,一件夏商时期的陶器盖正无声地向游客述说着数千年前双流先民的生产生活。“这是一个集文物修复、研究、利用为一体的文物保护利用综合体。”双流区文物局工作人员李国对每一件展览的文物如数家珍,其中多数面世是经李国之手完成的,有的还成了“网红”,吸引着不少年轻人打卡参观。据李国介绍,该中心是面向公众进行文化展示的重要窗口,特别有助于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和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双流先后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区)、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中国城市品牌形象百优县区,成功创建了“全国象棋之乡”,并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
补短板,开新篇。双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亚飞介绍,为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厚植传统文化底蕴,目前包括牧马山古蜀蚕丛文化园(一期)项目、广都历史文化保护中心等在内的多个文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和提档升级中。
▲空港花田 成都市双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供图
如何立足地域特色和区域功能定位,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促进文旅高质量发展?这是摆在双流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从顶层设计开始,双流编制了全区文创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了五大文创发展空间体系,打造了国际时尚、空港赛事、诗意栖居、创意创造、休闲乐活五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化科技、创意博览、时尚演艺、动漫电竞、美食体验、运动赛事、乡村旅游、文化保税等文创产业。“旅游+”和“+旅游”正在为文旅新场景和新业态赋能,非遗也巧妙地融入城区建设。
2021年9月,一座匠心打造的“国际非遗会展小村”官塘正式对外开放。该项目以活化展现非遗为核心,营造了可参与、可体验的非遗场景,实现了不一样的“乡村表达”。官塘将1项世界级非遗项目、5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及3项四川省级非遗项目引入村落。如今,游客走进其中,可以一次性体验蜀锦织造技艺、蜀绣、荥经砂器烧制技艺、成都漆艺、川剧等文化元素。
将四川非遗进行集纳与活化,官塘的沉浸式非遗体验带给游客的是文化的浸润。而在蓝天下与低空起降的飞机合影的独特场景,让空港花田成为“网红”打卡地。双流机场旁的空港花田是当地的又一张文旅名片,以“逛村落、游花田、拍飞机、品美食、住美宿”为主题消费场景,将头顶低空起降的飞机作为特色旅游资源,让人文村落和绿水青山互动,呈现了一个集国际田园休憩、航空文化体验博览、汽摩赛事、文旅休闲、花田驿站等于一体的国际航空旅游综合体。
有着2000多年悠久历史的黄龙溪古镇也在“旅游+”中焕发了新生。二期项目“上新”之后,当地政府计划每年投入3000万元对景区进行提档升级改造。几年前引入华侨城合作的欢乐田园项目如今已是远近知名的休闲游乐景区,该项目将农、商、文、旅融于一体,通过驱动旅游市场助力当地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向着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大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