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源隆
提到成都,人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大熊猫、火锅、锦里、宽窄巷子,这些早已经成为成都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巴适生活”的魅力。如今,在成都人的心中和外地游客的眼中,成都又多了一张新名片——天府绿道。
公园城市——成都人的绿色福利
2000多年前,一座都江堰润泽千里;2000多年后,万里天府绿道连接起如画风景。
2017年9月2日,《成都市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方案》公布,锦城绿道首期工程随即开工,标志着天府绿道建设正式启动。在成都的规划中,绿道绝不仅是一条绿化通道,也不只是实现开敞空间可达到性的通路,而是承载着塑造城市形态的重要作用。它包含了以“一轴两山三环七带”为主体骨架搭建的绿网,构建生态区、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五级城市绿化体系。
今年10月1日,《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从生态本底、空间格局、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价值转化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成都将如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规划总长约1.69万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由区域级、城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构成,是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核心。近1.7万公里长的绿化空间,潜藏的是无可限量的创新接口。
上龙泉山观鸟,去绿道骑行,到锦江夜游……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理念建设的天府绿道,其实是探索生态价值向经济社会价值转换的绿色发展路径。它承载着城市文化的记忆,也是一条绿色发展经济带,推动着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它构筑起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出一个在公园城市里诗意栖居的生活场景。
作为全国首条主题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全长为102公里,这里有“中国名片、国画熊猫”为主题的绿道墙绘示范点位,被称为“绿道第一墙”。海陆空熊猫雕塑齐聚,还有熊猫火车书屋、熊猫夜光跑道等尽显“萌萌哒”的熊猫元素。
“夜游锦江”是锦江绿道中两江环抱区域示范段的重点植入项目,以“锦江故事卷轴”为主线,串联都市休闲、东门集市、闹市禅修、锦官古驿四大片区,打造夜市、夜食、夜展、夜秀、夜节、夜宿六大主题场景,绘制出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生活美学地图。
位于环球中心旁的桂溪生态公园,面积1400余亩,相当于9个成都人民公园一般大。公园拥有大面积可进入式草坪、林荫绿道慢跑体系、运动场和儿童游乐区。碧绿草坪和各色鲜花把公园装点得格外夺目。
“绿道+”——构建“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目前,天府绿道体系总里程已达4408公里,这条城市“绿脉”还在不断延展。近年来,成都市大力推进“绿道+”模式,实现“以道营城、以道兴业、以道怡人”的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生态场景与消费场景、人文场景、生活场景渗透叠加,让天府绿道慢行系统还承载了文化、体育、休闲等功能。
依托绿道、公园等绿色资源和开敞空间,成都统筹布局了1764处、399万平方米文体旅商设施,全面提升42个商圈、63个特色商业街区,创新推进全域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提升,前瞻培育生态体验、文化创意、生活美学、体育运动等新兴业态和生活方式。
在绿道的串联下,城市成为公园,公园又是家园。商店、书坊、花店、咖啡馆分布于绿道之间,与市民只有一个转身的距离。
“我们的市民一定能从上班路、回家路上感知到绿色服务的美好。”成都市发改委副巡视员祝小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成都市绿道建成了370处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机串联了现有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城乡公共服务点位,加速打造“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据了解,今年天府绿道建设将突破5000公里,贯通环线100公里一级绿道,完成6条重点滨水慢行街打造,新增绿地1800公顷,完成立体绿化20万平方米。据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小广介绍,“十四五”期间,成都将每年建设“上班的路”“回家的路”社区绿道1000条,天府绿道建设总长将突破1万公里。
绿道系统的可达性让“慢行”逐渐变成市民出行的选择。通过有机融合绿道与公共交通、消费商圈、生活社区,全面推行开敞式街区,成都加快建设1000条“上班的路”“回家的路”。同时,以绿道开敞空间为载体,新增科普点位30个,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000余次,约1500万人次参与,简约健康的生活方式蔚然成风。
运动赛事——让体育融入市民生活
已成功举办11届的“中国·成都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车迷健身节”累计完成39站比赛,足迹遍布成都11个区(市)县,共吸引了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万余名选手参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该赛事已经成为广大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体验速度激情、参与竞技交流的重量级舞台,并逐步成为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区域性自行车品牌赛事。
该“车迷健身节”赛事线路依托“一轴两山三环七带”的天府绿道体系,利用风格各异的不同绿道优化设置赛道,使自行车赛事与天府绿道完美融合,让骑行爱好者体验天府绿道的别样美景。在参赛之余,选手们还可以享受各举办地别具风味的美食,选购各具特色的旅游土特产品。“车迷健身节”以绿道体育赛事为着力点,成为文体旅商融合发展的“体育+”赛事标杆。
赛事是提升城市“能级”的强劲引擎,体育文化是天府文化新时代表达的重要组成。一直以来,成都市体育局围绕规划引领、项目研究和产业培育,在完善天府绿道体育功能工作中做了大量积极的努力,先后制定了《加强天府绿道体育功能建设推进绿道健身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天府绿道健身指南》《天府绿道智慧健身工作实施方案》等,从健身指导和活动组织等方面强化天府绿道体育功能。
按照规划,天府绿道系列赛事活动将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年年有大赛”。以创办具有自主IP和成都印记的国际体育赛事为重点,以区域特色化和国际时尚化相融合为定位,以马拉松、徒步、自行车、定向越野、登山、轮滑等项目为抓手,结合国际赛事引进,紧贴天府绿道规划建设,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构建起大型赛事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国际与国内赛事相辉映,成年人与青少年赛事相补充,大中小赛事连绵不断,体育赛事与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深具成都地域特色的天府绿道赛事体系。
为了迎接2021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20年成都举办了“天府绿道健康行”和“社区运动节”两大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其中,各级各类天府绿道健康行主题活动突破600场次,实现社区运动节全覆盖。
此外,成都在已建成的天府绿道植入体育设施近1300处。在绿道,不再只是单一的跑步、骑车,甚至还能体验水上运动。同时,成都还创新公共体育服务,用科技赋能,推动健身设施智能化。在洛水湿地公园、交子公园、府河摄影公园等市内多个新建公园内打造了“智慧绿道·科学健身”示范段,布局安装二代智能健身器材,满足3岁至80岁所有年龄段人群在不同时段的健身需求。人们只需通过手机扫码,即可实现健身强度实时知晓、运动数据及时获取、身体机能自我检测。
遍布全市的绿道串起了成都的发展,更串起了成都人的生活。运动、绿色、健康、低碳,绿道所代表的正是一种高品质的生活,它不仅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切实受益,也带来了更加和谐的城市氛围和更加融洽的市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