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雅安:做更好的大熊猫守护者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1-11-05    浏览次数:87

在不久前于昆明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宣布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经过数年试点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由此进入新阶段。

作为大熊猫的科学发现地、模式标本产地,以及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雅安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中肩负重任,是所涉三省12个市(州)中试点面积最大、县份最多、在市域面积中占比最高的市(州)。

自2017年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启动以来,雅安积极响应,从栖息地恢复到野化放归基地建设,从关停市域范围内的小水电、矿厂企业,到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随着大熊猫国家公园从试点“转正”,雅安也迅即将工作重心转向巩固体制试点成果,提出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先行区示范地”,并初步梳理出科技支撑、数字化引领、社区带动、自然教育、体制创新等实施路径。

1

生态修复

野生“滚滚”频频亮相

7月13日,摄影爱好者崔建国,在雅安市宝兴县硗碛藏族乡嘎日村采风,偶遇一只野生大熊猫,随即用手机拍摄下来。10月4日,同样在嘎日村,当地牧民拍下一段大熊猫慢悠悠向车辆走来的珍贵视频……

野生大熊猫频繁亮相,是对雅安积极推动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的最佳佐证。

按照《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试行)》,雅安有6219平方公里、占全市41.3%的行政区域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管理分局副局长陈武介绍,这个区域是连接邛崃山-大相岭山系大熊猫栖息地的重要廊道,也是连接小相岭-凉山山系的关键区域,“对于连通相互隔离的大熊猫栖息地,实现大熊猫隔离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4年试点,雅安将全域生态修复和大熊猫种群保护放在了重要位置。

通过植被恢复、生境再造等手段,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修复了21.18万亩大熊猫栖息地,建立3条大熊猫栖息地走廊带,开展4个珍稀野生植物小种群、7个珍稀动物物种的保护研究工作,片区内跨区域的大熊猫活动明显增加。

放归大熊猫“张想”被监测到从石棉县栗子坪通过拖乌山生态廊道进入冕宁县冶勒乡区域;泥巴山生态廊道监测发现大熊猫母子活动踪迹;大熊猫国家公园蜂桶寨片区也先后拍到同一对母子大熊猫活动的珍贵影像。

野化放归基地建设、种群复壮也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今雅安已建成两个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其中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四川大相岭自然保护区是全国最大的大熊猫野化训练基地。

“已成功放归‘泸欣’‘淘淘’等8只大熊猫。”陈武说,“泸欣”已被监测到参与当地野生种群的繁殖并成功产仔,监测发现多只放归后的大熊猫活动范围拓宽到甘洛、冕宁等县。

2

社区带动

保护与发展齐头并进

6000多平方公里的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涉及该市5个县、22个乡镇、70个行政村。试点启动,意味着区域内的村民必须改变过去伐木、挖笋、开矿等“靠山吃山”的收入模式。

其实近年来,雅安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已经在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大熊猫国家公园”这一大“IP”,让转型找到了最佳“支点”。

“周末和节假日游客很多,房间一般都要提前预订。”10月30日,荥经县龙苍沟镇发展村“龙苍景园”民宿老板娘郭红梅说。

2012年,她就响应政府号召,头一批加入民宿发展的队伍。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启动,更给她的生意带来了利好——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定片区最南端的荥经县提出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社区”,并按一般控制区和核心控制区的划分,将入口社区规划为外围协调圈、功能承载圈、核心保护圈三大圈层,探索集物种保护、科普游憩、科学研究、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等于一体的新型生态社区。

位于外围协调圈的发展村由此升级成为大熊猫民宿村,名声愈发响亮。“目前,龙苍沟片区已建成65家大熊猫民宿并盈利,年接待游客40万人次。2020年,民宿年均经营收入达32.9万余元。”龙苍沟镇党委副书记韩德弘扬说,预计2022年大熊猫民宿年经营收入将突破百万元。

在雅安,依靠“大熊猫IP”改变了生活的居民,也将保护大熊猫的意识深深刻印在了脑海中。

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宝兴片区相关工作人员说,近年来,通过巡护、监测和宣传工作,全县野生大熊猫数量从三次普查的143只增加到181只,数量排名全国第二,种群密度居全国第一。

3

和谐共生

让守护更高效、可持续

4年试点,先行先试,雅安已经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和谐共生、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进为目的的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思路。

作为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规划启动最早、最多的市,雅安继续完善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社区规划,已明确了市、县两级入口社区,将重点建设芦山大川镇入口社区、天全二郎山入口社区、宝兴灵关镇入口社区。

在市域层面,雅安以国际熊猫城建设为引领,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投入资金55亿元,正努力打造大熊猫国家公园外围集散地、承载区、会客厅,力争未来成为中国大熊猫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县域方面,结合易地扶贫搬迁,雅安将公园范围内的部分贫困户搬迁至入口社区,科学谋划社区生态产业。

陈武表示,接下来,雅安还将强化科技在珍稀动植物保护与种群恢复中的运用,搭建大熊猫及其伴生物种种群保护与恢复研究平台,打造大熊猫繁衍和种群复壮的科研高地。此外,依靠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建设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功能完善、智能高效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的监测预警体系,推动“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系统在雅安先行先试。

“我们还将进一步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设置公益岗位,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生态保护,在提高居民生态保护意识的同时,推动原住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型发展。”陈武说,此外,继续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依托国家公园优势,发展生态旅游、大熊猫民宿、熊猫文化产品、特色农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提高入口社区造血功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薛维睿)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