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成都:倾力建设全域宜游的公园城市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1-10-28    浏览次数:403

听一场高品质音乐会、住进特色野奢民宿;打卡各式特色街区、休闲漫步于天府绿道;走进乡村观赏美景,体验升级版“夜游锦江”……今年国庆假期,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主题系列文化和旅游活动带动下,1800多万名各地游客走进成都,游览遍布全市的旅游新场景,深度体验全域可游的公园城市的独特魅力。同时,据百度人口迁徙大数据,国庆假期,成都迁入人口热度位居全国前列;据同程旅行数据,成都假期住宿订单量位居全国前列;据携程、飞猪等大数据,成都均属全国热门旅游目的地。

国庆假期高人气流量映射出成都旅游业蓬勃发展。从历年来的数据看,成都旅游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来,随着一大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场景和业态不断“上新”,成都旅游业发展活力得到了大幅增强。这一切的背后,源自成都高标准、高质量、高速度推进“三城三都”和公园城市建设。

近年来,成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城市更新、全域旅游结合起来,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要求,为市民和游客营造了天府绿道、特色街区、时尚夜游等一批可感知、可欣赏、可消费的公园城市消费新场景。在重塑公园城市功能品质的同时,成都稳步迈上了“全域旅游+公园城市”发展新台阶。

加码幸福高标准打造公园城市

“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这是许多游客对成都的赞誉。这既饱含着游客对成都生活的眷恋和不舍之情,也体现着成都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独到魅力,更标志着“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良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成都加速形成。

疫情发生以来,成都旅游业展现了强大的韧性,稳步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多项数据已逐步超越疫情发生前同期水平,而这一切与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密不可分。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成都天府新区时,提出“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随后,成都全面提出了建设“公园城市”,并明确把“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为全市重要发展战略。

2018年12月,成都市规划部门提出,成都建设“公园城市”分为4个目标:公园城市理念深入人心,贯穿城市工作全过程;城市形态和谐大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市品质宜人宜居宜业,创新创造的新场景不断涌现;城市生态价值充分彰显,形成城市持久竞争力。

同时,按照“景区化、景观化、可进入、可参与”的公园化要求,成都提出打造山水生态公园场景、天府绿道公园场景、乡村田园公园场景;将公园建设融入社区和产业功能区建设,打造城市街区公园场景、天府人文公园场景、产业社区公园场景。

锚定上述目标,成都近年来持续深入推进全域增绿增景,加快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锦江公园、天府绿道、环城生态区等重大生态工程。截至目前,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已实现增绿增景14万亩,新增可进入、可参与的绿色开敞空间达到5292公顷。

今年10月1日,《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施行。该《条例》从生态本底、空间格局、绿色发展、低碳生活、价值转化等方面,详细阐释了成都将如何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其中,推动生态价值转化是《条例》提到的一大重点。《条例》明确提出通过营造生态景观、构建生态场景、实施生态项目,顺应个性化、体验化、品质化消费趋势,打造新业态、培育新场景、创造新消费,推动公园城市生态、经济、美学、人文、生活、社会等多元价值持续增值。

3年时间过去,公园城市六大场景已在天府初步形成,一个个成都“模版”跃然城市画卷之上,兴隆湖、麓湖水城、鹿溪河生态区、天府公园等“颜值佳”的都市新场景,频频引得市民和游客称赞。

“围绕公园城市建设,成都努力实现‘城市场景化、场景旅游化’,进一步丰富全域旅游内涵。”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看来,建设公园城市有助于提升市民幸福感,同时让更多外地游客感受“像成都人一样生活”的独特体验。

精准施策促进全域旅游高质提升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古诗中的雪山胜景定格在今日的成都,也是对雪山下这个城市生动的写实。在千万级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成都是一个能够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城市,亘古不变的雪山见证了这座公园城市3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建设公园城市工作开展以来,成都通过精心布局和谋划,把该项工作和“三城三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等结合起来,全面推动景区品质提升、公共服务提升,不断促进旅游品质稳步进阶。

在景区品质提升工作中,成都以国际化为导向,以主城区、龙泉驿区和都江堰市为重点,坚持点面结合、横向联动、重点推进的方式,成效初步显现。截至目前,纳入统计的成都全市46家景区共投入资金45.5亿元,进行了258个项目提升和改造,使得景区换了新颜、添了新的特色和亮点。

同时,成都还通过整治景区环境、完善景区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提升景区管理水平、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等方式,高标准、高质量开展景区内部环境品质提升工作。而在新场景的塑造中,成都尤为注重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和特质融入,打造了一批具有天府文化特质的生活美学新景点,丰富了市民和游客体验。

一座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体现着城市的文明气质。在建设全域可游的公园城市进程中,成都把公共服务作为要点来抓。截至目前,成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文旅小组通过实施五大行动,扎实推进各项任务,年度工作计划已完成75%以上。同时,遍布成都全市的4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91个社区美空间、100余个书店及阅读美空间、11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范例即将打造完成并进入验收阶段。

基于“文化天府云”平台,成都不断融合“线上线下”公共服务内容。目前,该平台已涵盖课程报名、活动抢票、场地预约、街头艺人、慕课教学、直播教室、文化志愿者、大家美术馆等23项服务功能,将民生需求通过“一键报名”“一键抢票”“一键预约”轻松实现。“文化天府云”App下载量已突破100万次,点击量超过4000万次。

此外,成都还把培育高品质文化和旅游项目作为提升旅游品质的重要抓手。

9月28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成都分会场签约仪式上,“彭州市葛仙山国际山地运动公园项目”“西部区域旅游环线项目”“都江堰市都江夜堰项目”等13个项目落地成都,投资总额达646亿元,投资额居四川省前列。

依托文旅(运动)产业生态圈及功能区建设,成都还制定了《文旅产业重点招引目标企业名录》,策划推出100个优选项目、160条合作机会;赴北京、上海、深圳等10余个城市开展招商活动,拜访欧瑞集团等知名文化和旅游企业46家,接待考察企业65家;促成大有数字资源有限公司中科智慧岛项目、崇州街子天府康养文旅综合体项目等42个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帮助华侨城、四川陇海等企业达成1.3亿元的贷款融资意向。

全域开花新潮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漫步公园赏满眼醉人景色,夜游锦江观两岸灯火璀璨,博物馆里观大展,坐在树屋吃火锅……近年来,成都以建设公园城市、“三城三都”为统揽,全面推进农文商体旅融合发展,打造出了“旅游+”“公园+”“绿道+”“街区+”等一大批新潮多样的旅游消费新场景,丰富了全市旅游产品体系。

“身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带来的不仅是美丽宜居,还有更丰富的产品、更‘潮流’的消费场景。”成都市民刘鑫说,现在成都的可游性大大增强,推门就能感受到美好生活的“幸福气息”。

2020年年底,全长19.4公里的成都一环路完成改造,街角公园、深夜食堂、工业遗迹等串联起了成都“市井生活圈”。依托城市继续外延,沿成都绕城打造的环城生态公园,已构建了绿道、公园、小游园、微绿地等多级城市生态体系,成为成都城市美好生活的体验空间和时尚、健康、休闲等融合的新场景。

在成华区二仙桥公园里,由老式火车厢改造而成的“K160”机车艺术餐吧人气很旺,餐吧推出的“花椒咖啡”“花椒冰淇淋”,受到喜欢追逐潮流和新鲜的年轻人喜爱。

家住新都区的林聪喜欢带着孩子到泥巴沱森林公园过周末。这里最吸引他的是“泡泡营地”——这个透明的小房间是他小时候的重要记忆,而这里通过打造经典场景,很快便唤醒了这一代人的城市记忆。

随着各类高品质新潮旅游产品和场景不断涌现,在如今的游客眼中,来成都,不仅要吃火锅、看熊猫、逛宽窄巷子,观看一部与成都有关的话剧、听一场高品质音乐会、穿上汉服游古镇(街区)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打卡”方式。

同时,成都还有更多“绿道+”“公园+”新场景,以及100余个场景品牌。比如夜游锦江、沸腾小镇、百花小院、江滩公园;120个“网红”打卡点位,比如城市之眼、香香巷、竹艺村、府河摄影公园。

今年国庆前夕,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举办了2021“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发布直播活动,现场发布了100个“新玩、新食、新宿、新游、新购”点位,一大批网红、专业化、高品质的新场景、新业态和新产品更是直接“引爆”了随后的成都假期旅游市场。

公园城市建设既包括城市,也包括农村。成都还运用景观设计理念,把乡村规划建设成为一座座美丽公园;用天府绿道慢行系统把城市与乡村连通,把景区、农田、乡村串联起来,进一步丰富全市旅游产品体系,带动乡村振兴。

以公园城市建设为引领,成都旅游产品体系还在持续丰富。

10月20日起施行的《成都锦江公园管理暂行办法》提出,锦江公园应当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活化锦江沿线文化和旅游资源、生态资源,挖掘天府文化底蕴,提供多元融合的滨水文旅场景,打造全线文旅走廊。

效应显著文旅消费活力持续攀升

近年来,成都以建设公园城市为契机,以“三城三都”为载体,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塑造了“游天府绿道·赏川西林盘”等旅游新名片,逐步打响“熊猫故乡”“雪山下的公园城市·烟火里的幸福成都”等品牌标识,建设天府奥体公园、锦绣天府、音乐坊、交子大道等承载新生活方式、新消费业态的文体旅商新项目,切实激发了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

刺激的卡丁车、有趣的自然博物馆、潮流的SPACE酒吧,如今的成都339已成为年轻人的娱乐场所。以文化产业和体验式消费为重点,融合酒吧餐饮、文娱运动、购物于一体,实现了零售商业向文化娱乐产业的转型,形成规模化的夜间特色商业经济圈,也让成华区猛追湾街道办的社区消费焕发了新活力;被英国旅游指南杂志《TimeOut》评选为“全球最酷50城市街区”之一的锦江区镋钯街,则依托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夜游绿道、商业综合体等建设,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旅游、时尚餐饮、购物体验于一体的社区商业消费新场景,以“文艺在左,美食在右”为主题,打造来蓉游客的情调延长线……

为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力,成都先后发布了《关于弘扬中华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加快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决定》《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意见》《成都市开展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文化消费试点工作方案(2017-2020)》《成都市发展周末文化旅游经济促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将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纳入城市战略发展目标。

新消费场景不断涌现、消费活力持续攀升,让成都在2020年年底获评“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

今年5月26日,文化和旅游消费工作现场交流活动(西南片区)暨2021四川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季启动仪式在成都举办,现场发布了成都市2021年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主要活动。以活动开展为契机,成都还积极开发研学亲子游、天府社区游、乡村休闲游、市井生活游等沉浸式体验新旅游的产品、场景和线路。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成都正加紧草拟、制定和完善《加快营造研学旅游新场景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培育文旅消费新业态推动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巩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促进成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进一步丰富壮大全市旅游新场景、释放全市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巩固其“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创建成果。

“我们将积极对标国际城市服务功能和消费趋势,深入挖掘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让市民、游客深切感受到成都城市之美、生活之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群众致富增收。”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众多文旅产业重点项目的打造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将大大提升成都文化和旅游业的知名度、美誉度,让成都成为全域可游的时尚公园城市、“出游必选、途经必游”的世界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加速“三城三都”建设进程。白骅陈 俊成)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