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严防控”+“暖服务” 为暑期旅游筑起安全网

信息来源:成都商报电子版    发布时间:2021-08-12    浏览次数:66


专职人员在雅安碧峰峡景区入口处为自驾游客测体温。 (雅安碧峰峡景区供图)

8月11日,经过14天的“严防死守”,四川已连续10余天未出现新增病例。下午3点,成都青羊区、高新区几个街道、小区正式解封,人们愉快地走出家门——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近期文旅活动也将有望恢复。

7月以来,旅游旺季省内外游客大幅增加,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为守牢“外防输入”关口,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四川各大景区景点、涉旅行业一面抓疫情防控,暂停接待跨省游客;一面提升管理服务,为滞留游客提供温馨服务,“严防控”+“暖服务”,暑期旅游筑起安全网。

跨省游按下“暂停键”

旅行社平稳退团 积极研发秋季新品

8月1日前后,包括四川在内,多个省份相继出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四川立即发布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挥部公告,要求旅游景区严格执行“预约、限流、错峰”措施,暂缓组团跨省旅游,旅行社不得组团前往省内中高风险地区旅游,不得开展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的“机票+酒店”业务等。这是自去年7月四川恢复跨省团队游以来,再次按下“暂停键”。

“这是为游客的安全着想,我们充分理解,全力配合。”当天,正在成都武侯祠游玩的重庆游客余雪表示,将提前结束四川之旅返回重庆。

旅行社、各大景区、文化场所也立即动了起来。

四川阆中古城要求游客主动出示健康绿码及新冠疫苗接种信息,且须持近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和疫情防控行程卡等入园游览。稻城亚丁景区将单日游客接待限量由每日1.8万人下调为1.5万人;瓦屋山景区每日接待游客限流6600人。

“暂停跨省团队游后,我们立即联系游客帮助他们办理退团业务,最大限度降低游客损失。”成都市和顺假日旅行社总经理吴迪表示,近期已经成团的游客接近2000人。受疫情影响,7月下旬起旅行社就陆续为游客办理退团服务,退团游客不收取任何手续费用。“错过了8月暑假游,还有9、10月的黄金期,旅行社正在积极研发中老年人出行的产品。”吴迪说,“疫情总会过去,我们要做好充分准备,等待雨后再现彩虹。”

四川青旅总经理杨世骏也表示,“疫情反复让旅行社经营压力陡增。”据不完全统计,公司业务中受到影响的参团人数近5000人。“我们正密切关注疫情发展态势,研究新的产品形态,以满足广大游客新的出行需求。”

线上旅游平台也纷纷行动。记者从多方获悉,凡7月28日前通过去哪儿平台、同程旅行各平台预订四川省成都市、绵阳市7月28日-8月11日入住的酒店订单,均可免费退改。携程平台则对疫情保障进行升级,对四川、湖南等十余个中高风险地区的酒店产品提供退改服务,入住日期保障范围由7月26日-8月11日延长至8月31日,如目前居住范围属于中高风险地区,则无法前往其他城市,也可联系客服申请免费退订。

省内游“严防控”

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 景区服务更“暖心”

跨省游暂停,省内游防控力度也进一步加强。

8月9日,文化和旅游厅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已重点督促A级旅游景区、博物馆、星级旅游饭店,严格落实亮码、扫码、验码,确保人员信息可查询可追踪。文化和旅游厅还及时发出温馨提示,提醒广大游客出行前充分了解当地疫情防控政策和旅游景区防控要求,合理选择旅游线路和出行地点,提前做好实名制预约购票。成都市文广旅局也发布通知,要求全市A级景区实行实名制预约购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等多个热门景点关闭线下购票通道。

在甘孜州,当地文旅部门7月底对餐饮、酒店、旅游购物店等近千个商家进行了拉网式防疫安全检查,对防疫措施不力的商家要求立即整改。眉山对全市32个A级旅游景区严格实行网络实名购票及无现金、无接触支付,景区对入园人员密度进行实时控制,入园游客在入口、核心景点、交通接驳点、购票餐饮、狭窄路段等易堵区域分散游览。

“严防控”的同时,“暖服务”也让游客感到更贴心、舒心。

三星堆博物馆生态环境和应急管理部副部长肖灿介绍,目前接待区内增设了大量的旅游棚及安保人员和志愿者,帮助游客使用“四川天府健康通”,同时一线工作人员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率达到了100%。

在广元剑门关景区,结合三国文化、金牛蜀道文化,景区推出了一支特色防疫安全服务团队——“金牛卫士”,体温检测、口罩发放、错峰引导、候车提示等防疫关卡必有“金牛卫士”服务的身影,身穿红衣的“金牛卫士”已成为景区一道别样的风景线。

针对因疫情影响无法继续观光的游客,雅安碧峰峡景区推出人性化暖心服务和后续门票特惠政策。景区现场向游客赠送了矿泉水和凉扇等小礼品,同时对游客进行登记,待疫情结束后,这些游客都可享受半价优惠。

成都青羊区文体旅局还联合区内多家健身场馆开启了“‘云’动健身抗疫有我”居家锻炼线上体育直播活动,既丰富市民和游客的居家生活,也倡导了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 杨艺茂)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