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这些四川出品 这样讲好中国故事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12-21    浏览次数:35

 

  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名单日前公布,四川收获多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省文艺工作者登高攀峰的创作活力和创作水平。
  其中,四川3部独立作品入选,分别为考古纪录片《又见三星堆》、广播剧《回家》、图书《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联合推荐的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也入选其中。
  每一部成功的优秀作品背后,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故事。这4部获奖作品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相关主创人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四川文艺工作者用什么样的初心和技艺,来讲好四川故事、中国故事,交出这份亮眼的答卷。
纪录片
《又见三星堆》
在考古过程中看国家宝藏守护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时隔34年后,四川三星堆遗址再次启动新一轮发掘。为了能够完整呈现三星堆3—8号6个新发现的祭祀坑发掘、研究全过程,《又见三星堆》摄制组从2019年发掘工作启动开始便常年驻扎广汉,伴随式记录这一重大考古事件,及时捕捉到一个个生动细节和真实故事。12月20日,记者联系上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又见三星堆》主创人员,听他们讲述背后的故事。
以细腻精巧的视角入手
  执行制片人彭淼介绍,纪录片《又见三星堆》以4K超高清影像方式为依托,以发掘过程中的考古人和重要文物为故事支点,结合穿梭机、飞猫摄像机、鱼竿摇臂等新技术手段,多维度展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考古学,以及一代代中国考古人上下求索、寻根求真的人文精神。
  《又见三星堆》,以细腻精巧的视角,以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悄然变化浓缩故事讲述的时间,以众多考古人真实可感且富有人情味儿的人生经历作为叙事的逻辑支点,将大气磅礴的人文历史融汇于细腻生动的点滴日常,在影像细节的褶皱之中将宏大的历史故事徐徐展开,对神秘的古蜀文明深入解读。纪录片不仅展现了三星堆文明的博大深远与波澜壮阔,更诠释了一代代国家宝藏守护人的浪漫深情与执着初心。
  “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和研究三星堆遗址过程中,展现出向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文明致敬的人文态度。”彭淼介绍,纪录片深入探索了三星堆文化因素是何时、何地深深植入到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去的,并生动展现出三星堆考古工作者与“文化多样的中国”“传承创新的中国”“开放包容的中国”“保护发展的中国”的深刻互动关系。
展现独属考古人的浪漫
  《又见三星堆》6集分别以“重逢、初见、守护、追寻、重生、不朽”作为分集片名与全片架构。片名的背后,也藏着摄制组的浪漫初心。
  “我们希望所记录的三星堆,更像是一位来自三千多年前的长者,向我们深情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以及这片土地曾经造就的传奇。这既是历史文明的传承,也是我们共同情感的延续。”提及拍摄《又见三星堆》,总导演王剑感慨颇多。他介绍,在跟踪记录的过程中,他们逐渐改变了原定的拍摄视角,不仅关注文物发掘故事,更想展现专属于考古人的浪漫。也正因此,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时刻提醒自己,拍摄的画面、记录的细节要富有情感,要有人文思考,要寻找到考古人的视角,感受他们的感受。这使得《又见三星堆》每一集都刻画了考古人的一种气质,或严谨、或浪漫、锲而不舍、面对困难也甘之如饴。
  纪录片收录的不少珍贵瞬间和典型人物,让人倍感温暖。
  在第一集《重逢》中,记录下一场重要的会议:中国考古界的顶级专家以及参与过1986年那次发掘的亲历者齐聚一堂,为三星堆再发掘出谋划策,最终确定三星堆新一轮发掘将在多学科背景下同时展开,这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在第五集《重生》中,记录下一位特别的年轻人郭志成。郭志成的父亲郭汉中,是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从事文物修复30多年,6000余件破损青铜器、陶瓷器、石器等文物在他手里重现往日神韵。透过他们的工作日常,考古人的薪火相传跃然于眼。
  这样一部生长于蜀地的纪录片,引发不少观众的情感共鸣。有评论家认为:“《又见三星堆》娓娓道来一个古老的故事与这片土地曾经造就的传奇,传递出古蜀人的生存信息和中华文明的大地密码。可以说,《又见三星堆》是对当代科技考古的一场全新影像实录,更是大众走进古蜀文明的一次美学漫步。”
广播剧
《回家》
是大熊猫的故事
也是人的故事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边钰
  “作品表达了让濒危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存续发展,这既是大熊猫保护研究事业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2月20日,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广播剧《回家》主创人员向记者讲述了创作背后的故事。
圈养还是野放讲述抉择的故事
  活泼的鼓点里,一个爽朗的声音响起:“你看你看,这里有两只大熊猫幼崽……”随着3集广播剧《回家》的娓娓叙述,一个温暖的故事缓缓打开:顾教授、张志民、韦东东、杨晓萱等一代又一代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科研人员接棒攻坚,最终实现“人工圈养种群补给野生种群大熊猫”的梦想……
  这部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创作出品的广播剧《回家》,聚焦全世界关注与热爱的古老物种大熊猫,以人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索发展为创作主线,讲述了一代又一代研究大熊猫保护的科学家,在圈养还是野放两条不同的生态保护道路间作出抉择,最终选择探索人工繁殖大熊猫的野化放归,实现让大熊猫回家、回到自然的故事。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动物的家园。”该剧制片人、编剧之一宋锦燕表示,“回家”是所有生命最重要的情感需求和最温暖的归宿,在广播剧《回家》中,“回家”还有更丰富的内涵——它既是动物回家,也是各种情绪的出发和回归。
  在宋锦燕看来,讲述大熊猫的故事,其实讲的是人的故事,是我们保护生态、保护家园的理念不断进步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你能看见生态文明的中国故事、四川故事,“我们尊重动物、尊重大熊猫,因为每一种野生动物都是人类的邻居,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情感,都是地球村的组成部分,都应有属于自己的家园。”
打磨细节八易其稿小切口讲述宏大命题
  在主创阵容上,该剧由薛伟强、宋锦燕、方黎担任编剧;庆新为导演;韩童生、阎萌萌、惠龙等主演。回忆创作过程,宋锦燕介绍,该剧的主创人员多次深入大熊猫栖息地,和从事大熊猫保护的专业人士交流沟通。在交流采风过程中,主创团队对于生物多样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不断加深。通过不断打磨细节,八易其稿,《回家》才最终定型。
  作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物种,大熊猫在中国已经有800多万年的生存历史。为了讲好四川故事,在叙事上,创作团队采用纪实性,按照符合国际传播潮流方式,将这一宏大命题,通过小切口娓娓道来,使得故事既贴近时代、又贴近生活,围绕大熊猫保护这一主题,从对大熊猫种群繁育保护到野放回归大自然,表现出“人与动物平等、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
图书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
用百年人生故事展示真实中国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一栋普通宿舍楼里,住着一位百岁老人,每天她都会在儿子或保姆的帮助下,从3楼下来,到北外校园遛弯。熟悉的人都知道,她就是107岁的北外终身荣誉教授——伊莎白·柯鲁克。
  2019年9月29日,伊莎白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这是国家对外最高荣誉勋章。
  2022年4月,四川作家谭楷创作的《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由天地出版社出版。12月,该书荣获中宣部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这部35万字的报告文学,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伊莎白·柯鲁克的百年人生故事。
三年磨一剑浓缩百年人生
  伊莎白·柯鲁克,加拿大人,1915年生于中国成都。亲历了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巨变,始终与中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新中国成立后投身于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为中国教育事业和对外友好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她用一生“向世界展示了一个真实生动的中国,传播了和平美好的中国声音”。
  谈及该书的创作过程,谭楷称之为“寻觅百岁老人的足迹,重读中国近现代史”的发现之旅和学习之旅。已过古稀之年的谭楷,为追寻伊莎白·柯鲁克足迹,历时3年重走了四川汉源、理县,重庆璧山,河北十里店,再到加拿大多伦多,采访了伊莎白·柯鲁克及其家人,以及大量的亲历者、见证者……正是在这样的努力下,才有了这部30余万字、凝聚大量第一手采访资料和珍贵历史资料的厚重作品。
  在不断的行走中,谭楷记录下了许多感人的细节:阿坝州马尔康市,95岁的藏族老人吟唱出80多年前伊莎白·柯鲁克教的英文儿歌;重庆璧山区大兴镇,年届百岁的老太泪光中回忆伊莎白·柯鲁克早年创办的识字班改变自己的一生……在中国的一些偏远角落,历经半个多世纪,伊莎白·柯鲁克留下的足迹至今没有消逝。谭楷感叹:“想把伊莎白·柯鲁克的百年人生浓缩于一本书中,实在太难。”
获文学界高度评价输出多语种版权
  《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一出版,就受到了文学界和学术界的强烈关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评价它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范例;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施战军认为,这部著作具有文学史的意义,是一部留得下的作品,奠定了谭楷在报告文学领域的地位;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感佩谭楷以70多岁年龄追踪主人公足迹,不畏险远,写作态度虔诚,用情处感人至深,写出了信仰的力量。
  在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之前,该作品曾多次获奖。入选中宣部出版局“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好书荐读活动2022年5月书单、2022年“中国好书”4月书单;有声书入选2022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播放量超340万;电子书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出,已签订英文版、俄文版、阿拉伯文版等10个语种的版权输出协议。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公开表示,希望让更多的人读到如此不同而又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谭楷第一次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让兰辉告诉世界》也出自天地出版社。从2014年至2022年,近十年的耕耘,天地出版社在振兴四川出版的道路上,再结硕果。谭楷直言,一部成功的报告文学的出版,离不开对人物的真心敬仰与高度认同,离不开对相关素材的深入挖掘,也离不开出版社的协助。
  天地出版社社长杨政介绍,《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是天地出版社从鲜活、生动的四川故事中挖掘的原创精品好书。天地出版社与伊莎白的缘分要追溯到2017年。在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华西坝文化”丛书的策划过程中,天地出版社关注到出生于成都华西坝的伊莎白的百岁人生经历,进而跟踪挖掘、精心策划,并于2019年携手谭楷,开启了《我用一生爱中国:伊莎白·柯鲁克的故事》长达3年的创作出版历程,并最终为振兴四川出版交上了一份亮眼的答卷。
电影
《我的父亲焦裕禄》
用温情镜头 再现“人民公仆”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余如波 边钰
  四川历来是中国电影、电视剧生产创作的重镇。近年来,一批聚焦现实、反映时代的“四川造”精品不断刷屏,以真情记录时代,引发观众共鸣。此次获奖的《我的父亲焦裕禄》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全新的技术和专业手段,提升作品的感官质量。影片根据焦裕禄同志二女儿焦守云口述改编,讲述1962年焦裕禄上任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至1964年因病去世期间的故事,通过家人的视角,以充满温情的镜头,生动、立体、多面展现这位“人民公仆”的高贵品质和伟大人格。
  1990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导演王冀邢执导电影《焦裕禄》,李雪健饰演的焦裕禄成为中国银幕经典。30多年后,峨眉电影集团参与出品《我的父亲焦裕禄》,从焦裕禄子女的视角再次呈现这位“人民公仆”。
  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出品人,四川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表示,此次参与拍摄《我的父亲焦裕禄》,是峨影传承“焦裕禄精神”的最佳体现,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拍摄新时代主旋律影片的又一次实践。
  该剧中展现出的真挚情感,让不少观众泪目。焦裕禄去世已经半个多世纪,90版电影《焦裕禄》也已过去30余年,《我的父亲焦裕禄》为何仍能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和观众追捧?
  在王冀邢看来,原因有五:焦裕禄伟大的人格魅力,电影独特的艺术魅力,女儿零距离凝视父亲的亲情魅力,导演深沉不露的镜头语言魅力,与观众心灵相通的共情魅力。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王一川表示,电影《我的父亲焦裕禄》遵循“化理为情,变官为民”的方法创作英模人物电影,拉近了英模与观众的距离;在叙事上采取“叠加平凡事迹成不凡”的策略;展现人物性格的立体性,通过同事、妻子、女儿的视角多侧面还原英模人物;注意运用当代民间话语,于浅显处体现深刻;深挖人物性格的根源,成功塑造了“忠孝一体化”的焦裕禄形象。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