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走进教育基地 感受科学家精神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28    浏览次数:236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140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四川5家单位入选,包括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侯光炯纪念馆、“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科普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党校、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九〇九基地。

  岁月长河中,什么故事得以记载?什么物件动人心弦?记者探访其中3家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在科技工作者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中寻找宝藏。

  他的心愿,在这里达成

  6月8日,成都市郫都区。汽车驶入德源街道的一条田间小道,拐进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与在烈日下摇曳的一片绿浪“撞”个正着。半个多月前插好的秧苗,密密麻麻,已经蹿到了膝盖高。这2000余亩高标准农田,正是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等的“试验场”。

  “这里是袁隆平院士心愿落地的地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副主任刘金涛站在稻田间说道。2005年,因看中成都在西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环境、极佳的灌溉条件等,袁隆平在郫都区组建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2020年,经过袁隆平授权,全国唯一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科学园区——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平地而起。它涵盖了国际会议中心、袁隆平院士工作站、种质资源库以及稻梦空间等相关配套,是一个设施齐全的科研攻关的“大本营”。

  在田野间,一个巨大的艺术装置演绎着袁隆平“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籽粒有花生米那么大”的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之外,袁隆平还有一个藏于心底的心愿:建立一个青少年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向年轻人展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更让他们认识、热爱并投身于此。

  袁隆平杂交水稻科学园给了这一“少年识农愿”实现的机会。园区内的袁隆平杂交水稻科技馆,记录了袁隆平与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杂交水稻事业之间的故事。杂交水稻从哪里来?它对世界有什么样的影响?“知识、汗水、灵感、机遇”在袁隆平的成功之路上有何作用?通过全息投影、互动滑轨屏、互动展示墙等智能化的多功能互动装置,参观者得以和袁隆平“重逢”。

  除此之外,探究水稻的一生,学习院士精神,体验田园农趣,青少年们在不同时节可以在“田间实验室”里亲自体验选土、育秧、插秧、收割、脱谷的过程。端午节期间,一群前来研学的小朋友就在试验田里歪歪扭扭地插下了人生中第一棵秧苗。“虽然和旁边田块里科研人员插的秧没法儿比,但孩子们对脚下的土地有了更深的了解。”刘金涛说。

  2019年,刘金涛一行人前往湖南,向袁隆平汇报了园区建设情况以及超高产攻关情况。可惜的是,一直到去世,袁隆平也没有来郫都区,亲眼看一看这片园区。

  “但袁隆平院士的精神会在这里继续传承下去。”刘金涛介绍,近年来,成都分中心探索出了“水旱轮作粮经复合型模式”“绿色高效模式”“全程机械化高效模式”等“水稻+”模式,帮助农民实现“种稻致富”。目前,为“稻渔立体生态循环种养”专门选育的稻渔专用稻“天泰优808”已通过审定,耐肥性和抗倒伏性都很好,今年已在川南地区和成都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园区内的农业设施综合体也正在加快建设,为立体、生动展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到消费这一过程提供更大空间。

  他的脚步,在这里停留

  心系这片土地的不止袁隆平一人。在宜宾市长宁县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内,坐落着一座纪念馆——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侯光炯院士的工作笔记、科研手稿、实验物件等,都在其中一一陈列。

  走近侯光炯纪念馆,一座名为“大地之子”的人物雕像矗立在馆前。卷着裤腿、光着脚,侯光炯站在他为之奋斗一生的泥土之中,神情坚毅。

  纪念馆内,设有自然免耕科普馆和土壤科学科普展区,馆内精选陈列了侯光炯的200多件工作笔记、科研手稿等。此外,还有38个土壤品种、近150个土壤层次标本,以及他所研究的自然免耕理论基础、水田自然免耕技术要点等学术成果。

  在自然免耕科普馆,通过一台VR设备,整田、播种、起垄、插秧、施肥、收割等一系列水田自然免耕技术都可以通过操作手柄来复现。这项技术是侯光炯在宜宾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侯光炯来到宜宾,在长宁县长期蹲点,在总结农民经验、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证明后提出了“自然免耕”,并创办了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在这片土地上,他耕耘了整整18年。

  “自然免耕”,就是在精耕细作基础上,人为地改变水稻田地表形态,实行垄(厢)沟相间,浸润灌溉,使土壤水、气、热、肥状况适宜于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这项技术培育了土壤自身的抗逆力和协调能力,使土壤处于一种高肥力状态。”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所长胡怀舟介绍,这直接增加了水稻产量,截至1993年,在全国推广面积达1.8亿亩,平均增产幅度达15%左右。

  除了这项技术,侯光炯还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在纪念馆,胡怀舟为记者展示了一封信件:“这是1956年,侯光炯院士写给中国科学院工资改革委员会主动要求不涨工资的信函。”

  在已经泛黄的纸页上,侯光炯笔迹刚健:“深感本人薪资标准,尚有可以商榷之处……我最近两年来,出外时间较多,在执行教学计划方面远不如院内其他大部教师为严格,如今评为一等,自愧无以对同人……兹谨建议您会,为我院工资改革效果着想,重新考虑本人薪级,不胜感盼。”

  “侯院士就是这样,只讲贡献,不求索取,淡泊名利。”胡怀舟说。

  1996年,侯光炯去世,但在某种意义上,他并没有真正离开宜宾。胡怀舟表示,宜宾自然免耕研究所计划加强科研合作,设立“西南大学专家(人才)宜宾工作站”,共建专业研究中心和实验室,深入开展农业生态领域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将侯光炯院士的学术成果发扬光大。

  此外,他们还将持续深入挖掘院士精神文化,丰富基地特色内容,定期开展各种主题科普宣传和科技服务活动,“计划通过科普基地、科研示范现场和生产劳作体验,开展‘科研+科普+科旅’系列特色科技旅游活动等,弘扬和学习侯光炯院士的爱国精神、拼搏精神、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

  他们的精神,在这里延续

  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西麓,“两弹一星”国防科技科普基地里,一批批前来瞻仰这一精神殿堂、学习“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精神的人群来了又去,青山仍在,红墙依旧。

  3000多件实物,3000多张图片,30多万文字,50余名专家、学者、亲历者构成的精神研究团队,20余名优秀讲解员组成的讲解队伍,为人们揭秘那段尘封的历史:这里曾是我国核武器研制基地“902基地”所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和“两弹”研制工作者坚守于此,完成了原子弹氢弹武器化、小型化及新一代核武器研制等一系列技术攻关。

  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的,是真正的“巨星”。167栋建筑遗存,默默地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故事——院部办公楼,是科研人员工作的大本营;档案馆及图书馆保存着重要的档案资料和图书,供科研人员查阅、学习;“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和王淦昌的旧居相距不远,基本保持原状,屋里除了书架、办公桌、存放文件的保险柜之外,并无更多华丽的陈设……

  在两弹历程馆,陈设着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五斗柜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具,还有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组计算尺和手摇计算机、一把算盘。“这就是当年科学家们的生活条件和工作工具,当年,他们遇到的困境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绵阳两弹一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企划部部长马斌介绍。

  除了实物展馆,为弘扬科学家精神,基地组织成立了科学家精神宣讲团,通过讲解、访谈、宣讲等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宣传“两弹一星”精神及科学家精神。比如,自创情景剧《烈火中永生》《英雄丰碑》,再现当年科研工作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时代精神。

  目前,建筑文物的修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未来,“两弹一星”精神陈列馆、航天科技体验馆将成为新的地标,将那段光辉故事继续娓娓道来。马斌表示:“我们将继续把‘两弹一星’精神融入红色文旅,把爱国主义教育与研学旅行有机结合,努力把两弹城打造成四川乃至全国的红色文旅和研学旅行目的地。”(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文露敏)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