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资中鲶鱼欲“游”出“V 形曲线”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浏览次数:39

       蹲点点位
       资中县鱼溪镇红莲村
       蹲点时间
       4月20日 星期三 晴
  “老板,再加一份牙签鲶鱼!”4月20日中午,内江市资中县鱼溪镇红莲村的五指山农旅康养生态园内,好几拨食客早早来到餐厅等候鲶鱼大餐。
  “不少游客是奔着鲶鱼全席宴来的,鲶鱼都是旁边鱼塘里现捞现杀的。”资中县鲶鱼养殖协会副会长、该生态园负责人刘建刚介绍。
  资中鲶鱼,曾随着成渝高速公路开通而成为闻名成渝地区的“明星美食”,但红火一阵后,就因无序竞争等原因一度衰落。近几年,作为资中鲶鱼产业的重要一环,鱼溪镇也在探索鲶鱼全产业链发展,试图再度擦亮“资中鲶鱼”这一金字招牌。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志浩

因无序竞争而衰 “正本清源”助力重振品牌
  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1995年建成通车后,往来司机途中“刹一脚”,迅速带火了“资中鲶鱼”这个品牌。
  资中县渔业发展中心主任赖强介绍,鱼溪镇、球溪镇等地鲶鱼餐馆高峰时期有上百家。2009年,资中鲶鱼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9年,资中获得“中国鲶鱼之乡”称号。
  然而,在资中鲶鱼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少商家追求眼前利益,用外地速生杂交鲶鱼做食材,品质不佳,影响了其整体口碑。此外,随着成渝间高速通道越来越多,途经资中“刹一脚”的旅客越来越少,资中鲶鱼产业一度陷入低迷,低谷时期鱼溪镇、球溪镇鲶鱼餐馆仅剩几十家。
  赖强认为,品质是鲶鱼产业振兴的关键,用原来的鲶鱼品种则成为重塑资中鲶鱼品牌的关键一招。
  在五指山农旅康养生态园的鱼塘内,成群的鲶鱼不时在青绿的水面泛起水花。这里的鱼都是“正规军”,亲本主要来自重庆南方大口鲶原种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和本地河流。
  振兴资中鲶鱼,为何需要“外来户”的帮助?赖强介绍,资中鲶鱼的品种本来就是南方大口鲶,从外地引进亲本,实际是“正本清源”,用“正规军”逐步把“杂牌军”挤出去。
  “规范养殖原种鲶鱼,再送到县里的鲶鱼提质中心提升品质后,今年上市时就可以给这些鲶鱼发‘身份证’了。”赖强从口袋里掏出一串圆形的塑料片,上面有二维码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图样,将为正宗的资中鲶鱼提供“官方认证”。
  包括刘建刚在内,今年资中将为养殖大户提供500万到600万尾的原种鲶鱼鱼苗。

高铁带来新机遇 探索“一鱼多吃”推动产品升级
  在生态园内,每片鱼塘都有个类似水泵的装置立在水面上,从它的小口中源源不断吐出鱼塘的水。“那是专门用来实时检测水质的。”刘建刚介绍,通过标准化的科学养殖,才能让鲶鱼品质更高。
  近几年来,镇上的鲶鱼产业也在逐步从零散养殖向标准化养殖升级。鱼溪镇副镇长陈汉介绍,从2017年开始,鱼溪镇探索推进鲶鱼的标准化养殖,目前鲶鱼养殖规模在1200亩左右,其中标准化养殖面积达550亩。“今年将推进3000亩标准化养殖基地的建设。”鱼溪镇党委书记何艳介绍,将引进更多标准化养殖业主,为资中鲶鱼产业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科学养殖是打基础,曾经因路而兴的资中鲶鱼,也因新的交通要道建设获得新的机遇。
  正在修建的成自高铁途经资中,投运后将让资中到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时间大幅缩短。
  看好这一机遇,从2019年接手这家生态园以来,刘建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产品创新上。他拿出新开发的香辣鲶鱼干产品说,“去年5月才加工出来的新品,小规模铺货,到年底销售额就有30万元。”刘建刚介绍,他正在对接渠道,争取让鲶鱼干进入航空食品行列,“希望未来5年内,这一项年销售额能达到500万元。”
  “今年,我们还要推进从单纯品尝美食到体验文化的产业升级。”陈汉介绍,瞄准新的交通要道带来的潜在客流,鱼溪镇将立足鲶鱼餐饮文化基础,打造鲶鱼博物馆。“目前正在对接设计单位,预计年底前建造完成,力争打造成资中鲶鱼文化浓缩展示的窗口。”陈汉满怀期待地说,资中鲶鱼产业已经触底反弹,未来一定能走出一条“V形曲线”。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