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肖姗姗 成博
公元712年2月12日,诗圣杜甫出生。1310年后的2022年2月12日,杜甫生日当天,由川观新闻、封面新闻、上行文化主办的“杜甫成都诗”精品系列讲座首场活动在川报集团西部文化产业中心的阿来书房开讲。作为杜甫的超级“粉丝”,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在这里详细解读杜甫的诗作《成都府》。
成都是杜甫遭受安史之乱后的寓居之地。阿来的第一讲,就是从杜甫初入成都后所作的第一首诗《成都府》开始。
阿来直言,多年前他来到成都后,融入这个城市,越来越热爱,见证了其成长和变化。“成都以一座文化名城的存在,主要凭借的就是文字的记录。书写成都,最优美、数量最多的就是杜甫了。此前,扬雄写过,左思也写过,但写的不是诗歌,是赋。只有杜甫,寓居成都期间,留下了那么多关于成都的诗篇。”
“翳翳桑榆日,照我征衣裳。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阿来详解《成都府》字词句,详解诗中所涉及的事物。杜甫从望见成都到进入成都,步步行来,位移景换,步入城中时,已经是黄昏时分了。“自古有羁旅,我何苦哀伤!”来到这么美丽的地方,不必为自古以来很多人都经历过的颠沛流离而独自哀伤,要在这“天一方”的“新人民”中开始新的生活。而成都确实对他张开了温暖的双臂。
成都与杜甫,是一种相互成全的关系。阿来认为,杜甫在成都找到了审美的精髓,找到了将诗歌与自然山水、人生际遇、家国情怀进行结合的方式,这种来自巴蜀的“无言之教”,与杜甫在诗歌上的成熟差不多同时发生。在流寓四川期间,杜甫迎来他诗歌上的成熟期。
阿来说,成都从秦汉时代起就是一座名城,但是直到杜甫来到成都前,成都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并未得到文人们的注视和描写。“今天可以看到汉代文学家扬雄在《蜀都赋》中这样描写成都‘尔乃其都门二九,四百余闾。两江珥其市,九桥带其流’。”而在杜甫之后,成都逐渐成为历代文人的“宠儿”。
阿来认为,杜甫的伟大,除了他的现实主义思想,还在于他的诗歌对我们民族语言的贡献。杜甫的很多诗句已经进入我们语言的血液中。在散文集《以文记流年》中,阿来曾专门写了一篇《回首锦城一茫茫——杜甫成都诗传》。这篇散文的题记,他选择了德语诗人里尔克的名句“在你眼前,一个人会从他那美好当中静悄悄地清晰地凸显出来”。讲座临近结尾,他同样用这句话来总结他对杜甫的认知。他认为,“杜甫是一个诗人,他所有的美好,尤其是他在成都生活所留下的美好,都从他美好的书写凸显出来。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这种美好一点点凸显出来——他的审美、风度、格调、品质、家国情怀。”
讲座过程中,川观新闻、封面新闻对讲座进行了直播,全网超过300万人次观看。
“杜甫成都诗——阿来系列讲座”是阿来专门为阿来书房打造的个人精品系列讲座,每个月他会在阿来书房进行两场讲座,这将成为阿来书房首个完整性、系列性的文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