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开发性金融勇担“国家队”使命 助力四川脱贫攻坚奔小康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4    浏览次数:93

国开行四川分行支持的雅康高速泸定特大桥。

国开行四川分行支持的万源市富硒茶产业项目。

国开行四川分行支持的凉山州锦屏一级水电站项目。

国开行四川分行为资助的凉山州“春晖班”学生发放校服

  自2016年以来,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四川分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坚持“三融”“四到”“三大行动”等开发性金融扶贫的路径和方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切实强化责任担当,聚焦四川脱贫攻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环节,累计投放扶贫资金1226亿元,覆盖全部88个国家级、省级贫困县,惠及38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国开行四川分行党委始终把做好金融扶贫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体现,组织全行将脱贫攻坚学习常态化,不断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完善机制、人员、资金等要素保障,党委班子成员带头深入脱贫攻坚最前线,并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53名员工踊跃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构建了党委高度重视、处室同向发力、员工敢打敢拼的全员扶贫工作格局,形成了以重大基础设施为重点,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多措并举的金融扶贫思路。
  据统计,国开行四川分行已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142亿元,其中易地扶贫搬迁105亿元、重大基础设施61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92亿元、产业扶贫226亿元、助学贷款107亿元,开发性金融扶贫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脱贫攻坚专项)、金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银行业协会履行社会责任先进单位、四川金融扶贫创新案例奖等荣誉。□钱程卢文 (图片由国开行四川分行提供)

搬得出
全力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做美好生活的“缔造者”
  交通不便、居住分散、生产方式原始、要素流通不畅……长期以来,这些问题都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拦路虎”,导致了“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
  “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有效的解决办法之一,就在于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走进新落成不久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南坪社区,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智能电表可以自动扫码缴费、进出楼栋可以人脸识别、周边商铺配套齐全、公共绿地摆放着各种健身器材……这个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很“时髦”,也很“宜居”。
  今年8月,66岁的彝族阿婆子者哈曲带着孙子孙女搬到了这里,宽敞的客厅、明亮的卧室,与她曾经的居住条件可谓“天壤之别”。“过上了以前想都想象不到的好日子!”子者哈曲笑着说。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凉山州超过35万人实现了易地扶贫搬迁,数量居四川省前列。其中,国开行四川分行支持凉山扶贫任务较重的昭觉、普格、布拖等县,目前已累计发放中长期贷款24.3亿元,受益搬迁民众20余万人,占全州的66%。
  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国开行四川分行与省发改委、省扶贫开发局及国农公司联动,推动构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省负总责”统贷机制,牵头推动“基金+贷款+债券”三位一体的融资模式在全行系统及全省范围内率先落地,共投放专项贷款105亿元、专项基金25亿元,惠及52个县5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支持泸州市发行全国领先的易地扶贫搬迁债券20亿元,丰富资金保障体系。
  除了居住环境“一步跃千年”,“下山上楼”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变化,还为贫困家庭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许多搬迁户之前深居大山,居住分散,生活条件恶劣,生产条件也很受限,给脱贫工作带来不小困难。”国开行四川分行行长邵立波说,在此情况下,搬出“穷窝”集中安置,成为当地摆脱贫困的必然选择。但易地搬迁只是手段,要想稳住脱贫成果,更需要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因此,在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贫领域,国开行四川分行成立专项工作组,持续摸底全省集中安置点分布情况。如聚焦凉山州超过万人的安置点,推动凉山州委、州政府建立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扶持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州县两级领导小组推荐、凉山发展担保、国开行直贷的合作机制。
  在美姑县牛牛坝乡,吉克依果、吉克阿呷莫、吉克拉果、吉克吉洛四兄妹成了当地的“小名人”。前几年,四兄妹全家年收入仅1万元出头,是典型的贫困户,但四兄妹聪颖好学,2016—2019年间先后考上了大学,并获得了国开行的助学贷款。
  有了知识,还要有用武之地。“政府和金融机构大力支持我们家乡扶贫安置点发展各种产业,因此我毕业后选择了去当地一家银行工作,争取能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吉克依果说。
  哥哥为弟弟妹妹们树立了榜样。吉克阿呷莫在西昌学院读数学专业,她寻思着如何让自己的专业知识发挥最大的作用。“搬迁到安置点后,大家的生产生活方式快速向城里看齐。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金融、农业等产业应该有不少新机遇。”
  不少产业因安置点的落成而悄然兴起。在距离吉克依果四兄妹家不远处的牛牛坝刺绣厂,几十名彝族妇女正认真地将精美的花纹绣到底布上。这些刺绣作品,有些会供给当地民众的日常需求,还有一些将加工成艺术品销往沿海地区。“我们把贫困户家的主妇们组织起来,培训她们制作精美的彝绣,从而实现灵活就业增收。”牛牛坝乡北辰社区党支部书记吉莫张龙说,根据所绣图案的难易,每位彝族“绣娘”在这里每天能获得80—200元不等的收入,“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稳得住
践行开发性金融理念,做融资难题的“破冰者”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处偏远的川西高原地区,2014年前,州内尚无一条高速公路,道路交通不畅、路网结构不完善等问题突出,加之地处高山峡谷,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扶贫先通路”交通脱贫任务异常艰巨。
  很快,汶川至马尔康高速公路(以下简称“汶马高速”)项目建设被提上日程。这也是四川继雅安至康定高速公路后的第二条涉藏地区高速公路。汶马高速桥隧比高达86.5%,且面临着穿越极其危险地震带、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环保水利要求极其高、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建设难度极其大的“五个极其”复杂的特点,从项目筹融资角度来说,也存在投资规模巨大、期限长且总投资存在不确定性等诸多风险因素。
  国开行四川分行迎难而上,牵头银团与借款人公司签订了总金额为43.2亿元的借款合同,期限26年。其中,国开行提供36.2亿元资金支持,占总份额的83.8%。在项目前期国开行四川分行就率先发放,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建设,这得益于开发性金融资金先行,为项目铺垫了良好的融资环境,省内其他金融机构也相继跟上,齐心协力共同支持涉藏地区高速,加速构建畅通高效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除了贷款支持汶马高速,国开行四川分行创新运用“投贷债租证”综合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资金需求。2016年5月,为补充汶马高速项目资本金,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在之前20亿元投资资金已全部到位的基础上,再次与四川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订15亿元的投资协议,同年5月全部发放到位。
  经过5年的攻坚克难,2019年5月,汶马高速提前实现分段通行105公里,结束了阿坝州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2019年底,包括阿坝州在内的四川涉藏地区顺利实现全域脱贫“摘帽”。
  支持汶马高速建设,只是国开行四川分行“破冰”扶贫项目融资难题的一个缩影。为助力四川省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的“后半篇文章”,国开行四川分行在交通、就业、基础设施等生活配套方面持续发力。在交通领域,累计发放交通扶贫贷款347亿元,实现汶马、雅康、绵九三大涉藏地区高速融资全覆盖,支持贫困地区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基础设施领域,向双江口、长河坝、金川水电站等重大电力项目发放贷款243亿元,推动贫困地区清洁能源科学有序开发,解决千余贫困户就业难题;此外,全力推动涉农资金整合贷款工作,发放92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扶贫贷款,支持古蔺、马边、宣汉等县村组道路、安全饮水、校安工程类项目建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国开行四川分行还发挥专家银行优势,为45个深度贫困县编制规划咨询报告,为66个国贫县编制产业扶贫开发方案;举办268名大小凉山地方干部精准脱贫研讨班,组织4000余名古蔺、兴文“三支队伍”和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举办2900余名古蔺县“三支队伍”政策业务培训会,为200余名古蔺县贫困群众举办实用技能培训班。在兴文县青山岩村、越西县木苦库村,通过农民夜校、院坝座谈会等形式,开展脱贫攻坚政策、种养殖技术培训;积极吸收10余名贫困地区干部交流锻炼,为当地脱贫攻坚“融智”“融制”。

能致富
激发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做金融活水的“浇灌者”
  安宁河绵延300多公里,被称为凉山的“母亲河”。沿河谷内的108国道行驶,一台台迎风而立的巨大风电机组迅速进入视野,提示过往行人已经进入中国知名山谷风力发电场——德昌风电场。
  “安宁河谷的风速能达到6米/秒以上,开发好这笔宝贵的风能资源,对于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德昌风电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志雄介绍,目前发电已经接入四川省电网。
  设备制造、进场施工、电场巡检、后勤保障……风电场的建设和运营,不仅给当地农户带来了租金收入,也产生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该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胡星介绍,公司目前在岗员工中有500多名本地人,占到了绝大多数。本地员工中,还有近两成属于彝族、藏族、傈僳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如果满工满产的话,在岗职工每月收入能达到六七千元,即使生产任务不重,职工每月收入也能达到4000多元。“下游投资需求稳定,我们这边就不愁没活儿干!”胡星说。
  风电从无到有,带来“真金白银”,开发性金融功不可没。在凉山的风电开发中,国开行是率先承诺并发放贷款的银行,累计向中国电建德昌风电、国电投喜德风电、华能昭觉风电等16个风电项目发放贷款65亿元,支持装机达151万千瓦,有力带动了凉山“千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吹响了“风电扶贫”的冲锋号。
  国开行四川分行工作人员介绍,对开发性金融来说,支持安宁河谷开发风电并非易事,贷款审批前后大家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经过对本项目预期现金流的反复推演测算,以及与项目开发企业密切沟通后,才最终确定了稳妥的贷款方案。
  无独有偶,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乡城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于2018年初开始建设,2018年6月并网发电。该项目是2018年投产的甘孜州扶贫规模最大、扶贫人口最多的高山光伏扶贫项目。国开行四川分行累计向该项目提供中长期项目融资4.85亿元,以优惠的融资条件、合规高效的信贷服务,保障了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运、当年见效。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乡城光伏扶贫电站项目通过创新设计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集中建设、异地扶贫”,将乡城一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惠及色达县、石渠县和新龙县另外3个不具备能源开发条件的贫困县的扶贫资源。
  该项目每年将从发电收益中提取扶贫资金919.3万元,持续20年,预计提供扶贫资金18386万元,石渠县、色达县和新龙县的9193名贫困人口共享光伏发电红利,每人每年可分红1000元。
  “实施光伏电站扶贫是利国利民的一大民生工程,现在群众的收入提高了,生活变化也很大。”项目所在地的勒斗村支部书记格绒介绍,有了这一项目后,村里专门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提供劳务服务;项目占用草地2000余亩,当地牧民将自家草场租给项目公司,还能获得租金收入。
  不仅如此,国开行四川分行还发放贷款92亿元,支持京东方在成都、绵阳两地加快布局,吸纳465名建档立卡户就业;向新希望六和发放贷款14.3亿元,为其在凉山、甘肃、海南等地生猪养殖和原材料采购提供流动性支持;发放产业扶贫贷款6.4亿元,以帮扶、吸收就业等形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逾1000户;向万源富硒茶农村产业融合项目和泸州、广安等地扶贫产业园区发放贷款12.75亿元,通过入驻企业吸收贫困户就业的方式,预计可带动11500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转贷款领域,充分借助合作银行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累计向贫困县发放转贷款7.19亿元,实现全省88个贫困县发放全覆盖;挖掘人行专项贷款、复工复产专项贷款与产业扶贫的契合点,向红旗连锁、通威等企业发放贷款49.3亿元;积极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累计向11个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发放贷款143亿元,覆盖产业园区、高端制造业等领域,为贫困地区搭建起致富奔康的桥梁。

可持续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做乡村振兴的“铺路者”
  “我不光从村里搬到了县城的大房子里,还依靠国开行发放的助学贷款上了大学。”阿由布哈来自昭觉县库依乡,是西昌学院大四学生。和吉克阿呷莫家一样,他和家人也通过凉山州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房屋破旧的村子里搬到了县城居住,“村里不通公路,以前出门要走两小时才能到公路坐车。居住环境也不太好,在家看书时,书页都是脏的。”阿由布哈说,现在的学习环境相比从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5年,国开行四川分行已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107亿元,70多万四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益。不少像阿由布哈一样的山里娃通过这一政策助力,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扶贫先扶智,国开行四川分行在凉山州等地开展了覆盖从学前教育入口至高等教育出口‘全学龄’阶段的教育扶贫。”邵立波表示。
  具体包括,发放23.5亿元,支持凉山州开展“一村一幼”和幼儿师专建设,解决9万多名学龄前儿童学前教育及师资来源问题;在屏山、广安区等开展校安工程贷款,发放13.4亿元,支持57所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在古蔺、阿坝顺利试点中职助学贷款,解决1065名“两后生”入学难题;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84.6亿元,惠及贫寒学子110.8万人次,年均增长率40%。
  自2017年起,国开行四川分行还与凉山州民族中学合作,按照中考成绩,面向全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先后设立高2020届、高2021届“春晖班”,按照每人每年8000元的标准,资助240万元,让100名面临失学的贫困学生回到他们热爱的课堂。
  3年过去,“春晖班”学生的成绩在所在学校名列前茅。今年,高2020届“春晖班”在高考中取得12人上一本线、24人上二本线的好成绩。
  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赵波介绍,该校于2018年9月开始招生,已开设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等专业。当前在校学生2538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382名。“这些学生就业后,大多选择返乡当老师,一方面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带动全家脱贫;另一方面能够提升凉山州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水平,从娃娃抓起,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一手巩固扶贫成果,一手推动乡村振兴,开发性金融坚持“两手抓”。国开行四川分行于近日支持了成都市龙泉驿区东安街道平安村乡村振兴项目。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当地将从传统的农村变成“都市田园、乡村公园”,大大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城市形象和乡村品质。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下一步,该行将进一步巩固开发性金融扶贫成效,按照“四个不摘”要求扎实推进定点扶贫,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升级、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升农村民生保障、推进土地综合整治为重点支持领域,踏踏实实做一名“铺路者”,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