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 登录  |  注册

用好用活乡村旅游资源精准有效助力脱贫攻坚

信息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18-11-28    浏览次数:86

    在推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用好用活宝贵的资源,既有效满足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这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问题

    □曹东勃

    我国不少贫困地区同时也是旅游资源禀赋较好的地区。在推进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用好用活这些宝贵的资源,既有效满足人们的休闲旅游需求,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这是值得业界深入思考的问题。

    笔者挂职所在地云南省元阳县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同时也是面临繁重脱贫攻坚任务的国家级贫困县。如何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撬动功能,是我们着力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工夫。

    一是文旅融合,讲好中国故事。只有根植于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土壤,旅游产业才能获得健康而长远发展。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旅游业发展中异军突起的一支新生力量,同样需要依托和借助于文化的力量,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实际上,我国现有的四处乡村世界遗产地都承载着厚重的传统农耕文化历史意蕴,是自然形态与人类活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杰作。乡村世界遗产的历史事件、思想信仰、文化艺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依附于乡村地域的产物,而乡村文化景观的传承演变也代表着一个区域内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是地域民族文化发展的“活化石”。这些乡村景观背后,体现的是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道法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智慧,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村社伦理,孝友耕读、勤俭传家的淳朴家风。上述文化韵味应当融入乡村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设计和具体政策执行的全过程。

    二是精细管理,瞄准个性需求。精细化管理,绝不仅限于超大城市和工业生产流水线。乡村旅游发展要在其初始阶段就确立高起点、高目标。近年来,乡村旅游服务对象的主体已经发生了微妙变化。一方面,由于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具有较高文化程度的退休老年群体远离城市、来到乡村感受绿水青山,而高素质老年游客的增加,也对乡村旅游提出了高质量服务和高水平管理的新要求。另一方面,随着80后、90后乃至00后逐渐成为出游的生力军,乡村景观设计、建筑风格、服务设计等方面面临着革命性挑战,这一批新生代游客更加注重主观感受和多元体验,因此那种千村一面、千房一面的传统开发思路必须改变。只有从消费者而非管理者视角出发,才可能发现以往习以为常、习焉不察的惯性思维中潜藏的各种细节漏洞,进而实现基于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精细化管理。

    三是制度优化,壮大集体经济。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根本宗旨是要通过产业扶贫,带动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这也是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体现。要真正拔除穷根,必须提高农民集体的组织化程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力量。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引入和借助外部资本,这就存在一个如何处理分散化的弱势小农直接面对强大企业资本的问题。一旦处置不好,就容易为乡村旅游模式的长期稳定发展埋下隐患,特别是在涉及承租农民住房进行民宿开发等领域,由于集体缺位、个体农户议价能力弱而造成后期纠纷的现象并不少见。实际上,这就更需要管理部门协同发力,以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产业扶贫和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有力抓手,通过建章立制为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以及困难群众参与性、主体性和创造活力的激发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适度开发,守护绿水青山。乡村居民由于从事农耕活动而形成了乡村土地利用景观,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及其衍生景观都具有不可逆转的使用价值,并与乡村聚落建筑一并被视为乡村世界遗产的核心景观。以元阳哈尼梯田为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共同驱动构造出人与自然高度融合的生态系统,这四个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方发生改变,都将造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性影响。比如,一旦客流量超过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限度,诸如生活污水排放等人类活动,就会对遗产景观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这种基于农业属性的乡村世界遗产地必须遵循保护优先的基本原则。旅游开发必须适度和宜轻不宜重,进而实现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的协调平衡。

    (作者为上海财经大学副教授,现挂职云南省元阳县副县长)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培训基地官方公众号

回到顶部